文章解析

zuì
zhōng
wáng
píng

朝代:宋作者:梅尧臣浏览量:3
wáng
guā
wèi
chì
fāng
qiān
màn
cái
qīng
jìn
zūn
zuì
nián
gāo
nián
shào
fēng
liú
hái
yǒu
líng
sūn

译文

王瓜还未变红正牵藤爬蔓,李子刚刚发青就已靠近酒樽。我是当中年纪最大的,却混杂在年轻人中间,而风流雅致之处,还有像杜甫后代那样的才俊。

逐句剖析

"王瓜未赤方牵蔓":王瓜还未变红正牵藤爬蔓,

# 赤:一作亦。

"李子才青已近樽":李子刚刚发青就已靠近酒樽。

"我最年高杂年少":我是当中年纪最大的,却混杂在年轻人中间,

"风流还有杜陵孙":而风流雅致之处,还有像杜甫后代那样的才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醉中和王平甫》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王瓜未赤方牵蔓”与“李子才青已近樽”形成意象对比,借未成熟的瓜果暗喻时节流转,由此引出“我最年高杂年少”的自我抒发。结尾“风流还有杜陵孙”一句化用杜甫后裔的典故,既与诗题中“王平甫”这一人物相呼应,又寄寓了对文人风骨的仰慕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诗坛重要诗人

梅尧臣(1002~1060),北宋诗人。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称宛陵先生。少时应进士不第。以叔父门荫入仕,历任州县属官。中年后赐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都官员外郎。梅尧臣在宋代诗坛具有很高的地位,在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方面均有建树,刘克庄称其为宋诗的“开山祖师”。其与欧阳修并称“欧梅”,又与苏舜钦并称“苏梅”。他的诗歌注重政治内容,致力于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风格力求平淡。亦能文,其散文风格与诗相类。代表作品有《鲁山山行》《故原战》《襄城对雪》等。著有《宛陵先生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醉中和王平甫》是梅尧臣于北宋嘉祐元年(1056年)所作。当时梅尧臣五十五岁,已至晚年,他在与王平甫等友人的交游中,见王瓜牵蔓、李子初青近樽的景象,又感自身年高却能与年少者相处,遂依照王平甫的诗韵写下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唱和诗。诗歌描绘了初夏时节王瓜牵蔓、李子初青近樽的景致,以及诗人自身年高却与年轻人交游的场景,体现了生活中的自然意趣与人际间的融洽氛围,表达了诗人豁达闲适的心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 写作手法

对比:“王瓜未赤方牵蔓”与“李子才青已近樽”形成对比,以王瓜未红、李子刚青的未成熟状态相对照,暗喻时令的流转变化,为后文的自我抒怀做铺垫。化用:末句“风流还有杜陵孙”化用杜甫后裔的典故,既与诗题中“王平甫”的人物相关联,又寄寓了诗人对文人风骨的向往与追慕。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王瓜未赤方牵蔓,李子才青已近樽”,选取王瓜未红正牵蔓、李子刚青便靠近酒樽的景象,描绘出初夏时节蔬果初成的鲜活画面。“未赤”“才青”点明果实尚在生长阶段,带着蓬勃的生机;“牵蔓”“近樽”则将植物的生长态势与生活场景相联系,质朴中透着生活的意趣,让人感受到自然与生活的交融之美。后两句“我最年高杂年少,风流还有杜陵孙”,诗人直抒胸臆,坦言自己在众人中年纪最大却与年轻人相处,语气中带着几分洒脱。而提及“风流还有杜陵孙”,既暗含对同游者才情的赞赏,也展现出诗人在与后辈交游中的豁达心态,不因年长而拘谨,反而乐享其中,尽显随和亲切的性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舒坦《和刘珵西湖十洲·花屿》

下一篇:宋·毛滂《题雷峰塔南山小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