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肌肤力不胜":她肌肤如冰雪般洁白,身子娇弱得仿佛承受不住风力,
"落花飞絮绕风亭":落花和飞絮在风亭周围轻轻缭绕。
# 风亭:亭子。,飞絮:飘飞的柳絮。
"不知何事秋千下":不知在秋千架下遇上了什么事,
"蹙破愁眉两点青":那双如青黛般的眉毛,竟因忧愁而紧紧蹙起。
"梨花如雪已相迷":梨花像雪一样盛开,早已让人看得迷离,
"更被惊乌半夜啼":又被半夜受惊的乌鸦啼叫声惊扰。
# 惊乌:受到惊吓的鸟。
"帘卷玉楼人寂寂":玉楼上帘幕卷起,四下里寂静无人,
"一钩新月未沉西":一弯新月还挂在西天,未曾沉落。
宋代诗人
王周(?~?),宋代诗人。籍贯明州奉化(今属浙江)。大中祥符五年进士,乾兴元年以大理寺丞知无锡县,仁宗宝元二年以虞部员外郎知无锡县,庆历中曾知明州、抚州,皇祐四年致仕,居荆南。其诗今以清康熙四十一年席启寓琴川书屋影刊宋本《唐诗百名家全集·王周诗集》为底本,校以清江标影刊宋书棚本《唐人五十家集·王周诗集》及《全唐诗》,另据《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
1. 分段赏析
其一:“冰雪肌肤力不胜,落花飞絮绕风亭”:“冰雪肌肤力不胜”以“冰雪”喻女子肌肤的洁白细腻,又暗写其娇弱之态,“力不胜”既指身体单薄,也隐隐透出精神上的倦怠,为后文的愁绪铺垫基调,“落花飞絮绕风亭”以暮春时节落花飘飞、柳絮纷飞的景象,营造出轻盈却略带萧瑟的氛围,“绕风亭”的动态场景,与女子的静态愁思形成对照,以景衬情。“不知何事秋千下,蹙破愁眉两点青”:聚焦具体场景,女子静立秋千下,眉间紧锁(“蹙破愁眉”),那双如黛的秀眉(“两点青”)因忧愁而紧蹙。诗人不直言愁因,仅以“不知何事”留白,让读者透过她的神态揣度其内心的隐秘烦忧,余韵悠长。其二:“梨花如雪已相迷,更被惊乌半夜啼”:“梨花如雪已相迷”以“梨花如雪”的洁白意象起笔,既写春夜梨花盛开的美景,又以“相迷”暗示夜色朦胧中花影与人影的交融,营造出迷离的意境,“更被惊乌半夜啼则以“惊乌半夜啼”的声响打破静谧,夜半鸦啼常含凄凉之意,为孤寂的氛围再添一层愁绪,从视觉到听觉强化了环境的清冷。“帘卷玉楼人寂寂,一钩新月未沈西”:转写场景,玉楼之上,帘幕轻卷,人迹寂然,唯有一弯新月悬于西天未沉。“人寂寂”与“新月未沉”形成静穆的画面,将女子的孤寂与夜的静谧融为一体,以景结情,余味无穷。
下一篇:宋·戴复古《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