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án
·
·
méi
jiān
zǎo
shí
chóu
wèi

朝代:宋作者:黄公度浏览量:3
méi
jiān
zǎo
shí
chóu
wèi
jiāo
xiū
wèi
jiě
lùn
xīn
shì
shì
wèn
rén
fǒu
yán
dàn
diǎn
tóu
chēn
rén
guī
zǎo
jīn
bēi
nǎo
zuì
kàn
shí
yāo
hái
jiù
jiāo
gōng
guī
jiā
xiān
shì
gōng
yǒu
èr
shì
ér
yuē
qiàn
qiàn
yuē
pàn
pàn
zài
yáng
shí
cháng
chū
yòu
shāng
hóng
chéng
xiàng
shì
jǐng
wèi
yǎn
ér
mèi
yún
yíng
xiān
hào
guò
dāng
shí
jǐn
huǎng
chū
é
méi
qīng
fēi
yàn
fán
jìn
fāng
fēi
huā
qián
pàn
yān
rán
mèi
yàn
yàn
jīn
zhī
duàn
cháng
kuáng
zhǐ
chóu
jìng
zuì
yín
lòu
cuī
guī
qiàn
qiàn
xiān
gōng
ér
yìn
shì
yǒu
dào
shì
ér
qiàn
qiàn
shī
yuē
lán
zhì
huì
xīn
suǒ
zài
fēng
hún
yún
nán
zhāo
guī
jiào
duàn
huáng
hūn
yuè
shì
jiā
rén
hèn
wèi
xiāo
èr
yuē
hán
yuàn
xián
xīn
qíng
jiā
rén
qiáng
qiǎn
shì
chūn
shān
zhī
zuò
jiān
láo
zhǐ
xiàng
rén
jiān
sān
shí
sān
yìn
gōng
wèi
xiōng
háng
míng
yǒng
sòng
yǒng
huī
miào
shí
tóng
zhào
jiàn
jīng
guān
zhǐ
yǐng
zhōu
tōng
shǒu

译文

眉头尖儿早早地就尝到了忧愁的滋味,娇柔羞涩还不懂得倾诉心事。试着问她是否思念某个人?她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头。埋怨人归来得不早,故意拿金杯来撒气。醉眼朦胧中看她跳舞时的身腰,还如同往日那般娇美。这位官员办完公事回到家中,写下了这首词。在此之前,这位官员有两位侍女,一个叫倩倩,一个叫盼盼,在五羊的时候,她们曾出来陪酒助兴。丞相洪适为她们写了一首《眼儿媚》词,词中写道:“如同瀛洲仙人般好客超过了当时众人。华丽的帷幕后走出美貌女子。身姿比赵飞燕还轻盈,歌声胜过樊素,压倒了所有美丽的女子。在花前一个顾盼,笑容妩媚动人。高高举起闪烁着光芒的金杯。让伤心欲绝的狂放客人,只担心自己马上就会喝醉,而银漏却催促着他回去。”倩倩在这位官员之前去世,四印居士写了悼念侍女倩倩的诗,其中一首说:如兰草般的品质、蕙草般的心地如今在哪里呢,她的魂魄像风像云一样离去难以招回。子规鸟在黄昏的月光下啼叫不停,让人怀疑是这位佳人的怨恨还没有消散。另一首诗说:她含着哀怨、带着艰辛,神情含情脉脉,家人强行让她试穿春衫。她也知道自己不会像坚硬的玉石那样长久,只在人间度过了三十三年。四印居士对于这位官员来说是兄长一辈,名叫泳,字宋永,在宋徽宗时以童子的身份被召见,赐予五经及第,官职最高做到郢州通守。

逐句剖析

"眉尖早识愁滋味":眉头尖儿早早地就尝到了忧愁的滋味,

"娇羞未解论心事":娇柔羞涩还不懂得倾诉心事。

# 娇羞:妩媚含羞。

"试问忆人不":试着问她是否思念某个人?

"无言但点头":她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头。

"嗔人归不早":埋怨人归来得不早,

"故把金杯恼":故意拿金杯来撒气。

"醉看舞时腰":醉眼朦胧中看她跳舞时的身腰,

"还如旧日娇":还如同往日那般娇美。

"公罢归抵家":这位官员办完公事回到家中,

"赋此词":写下了这首词。

"先是公有二侍儿":在此之前,这位官员有两位侍女,

"曰倩倩":一个叫倩倩,

"曰盼盼":一个叫盼盼,

"在五羊时":在五羊的时候,

"尝出以侑觞":她们曾出来陪酒助兴。

"洪丞相适景伯为赋《眼儿媚》词云":丞相洪适为她们写了一首《眼儿媚》词,词中写道:“

"瀛仙好客过当时":如同瀛洲仙人般好客超过了当时众人。

"锦幌出蛾眉":华丽的帷幕后走出美貌女子。

"体轻飞燕":身姿比赵飞燕还轻盈,

"歌欺樊素":歌声胜过樊素,

"压尽芳菲":压倒了所有美丽的女子。

"花前一盼嫣然媚":在花前一个顾盼,笑容妩媚动人。

"滟滟举金卮":高高举起闪烁着光芒的金杯。

"断肠狂客":让伤心欲绝的狂放客人,

"只愁径醉":只担心自己马上就会喝醉,

"银漏催归":而银漏却催促着他回去。”

"倩倩先公而卒":倩倩在这位官员之前去世,

"四印居士有悼侍儿倩倩诗":四印居士写了悼念侍女倩倩的诗,

"其一曰":其中一首说:

"兰质蕙心何所在":如兰草般的品质、蕙草般的心地如今在哪里呢,

"风魂云魄去难招":她的魂魄像风像云一样离去难以招回。

"子规叫断黄昏月":子规鸟在黄昏的月光下啼叫不停,

"疑是佳人恨未消":让人怀疑是这位佳人的怨恨还没有消散。

"其二曰":另一首诗说:

"含怨衔辛情脉脉":她含着哀怨、带着艰辛,神情含情脉脉,

"家人强遣试春衫":家人强行让她试穿春衫。

"也知不作坚牢玉":她也知道自己不会像坚硬的玉石那样长久,

"只向人间三十三":只在人间度过了三十三年。

"四印于公为兄行":四印居士对于这位官员来说是兄长一辈,

"名泳":名叫泳,

"字宋永":字宋永,

"徽庙时以童子召见":在宋徽宗时以童子的身份被召见,

"赐五经及第":赐予五经及第,

"官止郢州通守":官职最高做到郢州通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菩萨蛮・眉尖早识愁滋味》创作于作者遭奸相秦桧构陷,被罗织罪名罢官归隐之后。彼时的心境,与昔日金榜题名、初展宏图之时已判若云泥。仕途失意的愤懑与不甘如潮水般汹涌,难以消解。作者另辟蹊径,以精妙笔触勾勒家中侍儿对自己深情眷恋的形象,将胸中郁积的愁绪巧妙寄寓其中,借他人之事抒己之怀,构思奇巧,别具匠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黄公度(1109~1156),南宋词人。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进士,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落职闲居数年。秦桧死复起,官至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度工诗词。其诗颇关心国事,洪迈赞其诗“铿锵蹈厉,发越沉郁,精深而不浮于巧,平淡而不近俗”。清代陈廷焯评其词:“黄师宪《知稼翁词》气和音雅,得味外味,人品既高,词理亦胜。”代表作品有《悲秋》《乙亥岁除渔梁村》《菩萨蛮》《卜算子》。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借侍儿形象抒情的词作。全词写于作者遭秦桧排挤罢官归田后,以家中侍儿为主角,通过刻画其情态展现复杂心境。全词借侍儿依恋主人的情事,通篇以喻体传情,巧妙排遣政治失意之愁,在动态描写中捕捉人物神韵,于家常场景中寄寓深沉感慨。

2. 分段赏析

《菩萨蛮・眉尖早识愁滋味》上阕以精妙笔触,勾勒出侍儿娇羞多情的动人形象。开篇“眉尖早识愁滋味”一句,语带双关、意蕴深远。本应天真烂漫的妙龄少女,却因身为侍儿、仰人鼻息的处境,过早沾染了愁绪。加之她们心思细腻、善解人意,敏锐察觉到主人罢官归乡后的郁郁寡欢。词人仅用“眉尖”二字,便将侍儿含愁带忧的神态描摹得栩栩如生;而“娇羞未解论心事”,又巧妙展现出其成熟外表下尚存的娇憨稚气。“试问忆人不?无言但点头”则充满生活情趣,当被问及是否思念主人时,少女默不作声,仅以轻轻颔首回应,词人运用简洁的白描手法,抓住人物的神态与动作细节,寥寥数笔,便让一个柔媚多情、腼腆羞涩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下阕进一步深入刻画人物内心,展现出侍儿性格的另一面。“嗔人归不早,故把金杯恼”,描绘出侍儿嗔怪意中人迟迟未归,却因羞怯不愿明言,只能借摔掷金杯的举动宣泄情绪。这一描写不仅生动呈现出少女娇嗔的神态,更暗藏深意——词人借侍儿之口,委婉道出自己内心的憾恨:若能在奸佞当道、忠良蒙冤之初便辞官归隐,或许便能避免屡遭贬谪、最终罢官的命运。词人将难以言说的遗憾,融入侍儿娇嗔的动作之中,不着痕迹,尽显高超的艺术技巧。词的尾句“醉看舞时腰,还如旧日娇”,描绘了词人久别归家,在接风宴上醉眼朦胧地欣赏侍儿起舞的场景。看着她们舞姿轻盈、体态婀娜,一如往昔娇美。这一画面看似在写侍儿的舞姿,实则反映出词人试图借酒消愁,摆脱罢官失意带来的苦闷,努力从失衡的心境中走出。“还如旧日娇”的“旧日”,暗指词人未入仕途时宁静的居家生活。历经宦海沉浮后,词人深刻体会到祸福相依的道理,重返这种恬淡生活,未尝不是一种福气,也暗含了他对人生境遇的重新审视与感悟。

3. 作品点评

此词最显著的艺术特色在于全篇以隐喻手法贯穿始终,借家庭生活琐事为表象,实则寄寓政治失意之悲。词人巧妙地将个人仕途坎坷的感慨,隐匿于对家中情事的细腻描绘之中,托物言志、借题发挥,实现了情感表达的含蓄与深沉。同时,词人对人物塑造颇具匠心,擅长捕捉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气质神韵的细微举止,在动态场景中刻画人物形象。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生动描摹,使笔下角色跃然纸上,尽显鲜活灵动之态,充分展现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文同《早晴至报恩山寺》

下一篇:宋·王周《无题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