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jiǔ
shǒu
·
·
bǎi
shù

朝代:宋作者:释梵言浏览量:3
tíng
qián
bǎi
shù
shì
shī
xīn
zhí
shí
jiàn
biàn
便
wàng
qiān
yīn

译文

庭院前面的柏树,不是祖师传法的本心。不要执着于一时的见解,不然就会错过佛法流传千古的深意。

逐句剖析

"庭前柏树子":庭院前面的柏树,

"不是祖师心":不是祖师传法的本心。

"莫执一时见":不要执着于一时的见解,

"便忘千古音":不然就会错过佛法流传千古的深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颂古九首(其五)》是宋代释梵言所作的一首偈颂诗。诗中围绕佛教禅理展开,以“庭前柏树子”这一禅宗公案为切入点,表达佛法不可拘泥于表面认知。前两句“庭前柏树子,不是祖师心”直接否定将具体物象等同于佛法真谛的观点;后两句“莫执一时见,便忘千古音”进一步告诫世人不要执着于片面见解,而忽略佛法长久传承的深意。全诗语言质朴,蕴含深刻哲理,以简洁的语句揭示了佛教修行中应破除执着、深入领悟佛法本质的要义,体现了禅宗诗歌独特的思辨性与哲学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释梵言,太平州(今安徽当涂)人。曾住筠州(此据《嘉泰普灯录》,《五灯会元》作瑞州)洞山寺及潭州龙牙寺。为南岳下十三世,宝峰克文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今录诗十五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庭前柏树子,不是祖师心”:“庭前柏树子”是禅宗公案,很多人会试图从这具体物象中探寻祖师传法的心要。而诗人直接点明,这柏树子并非就是祖师的本心,打破学佛者对具体物象的执着,引导人们不要从表面去理解佛法。“莫执一时见,便忘千古音”:进一步阐述观点,告诫人们不要仅仅执着于当下片面的见解,否则就会忽略佛法从古至今传承的真正意蕴。强调学佛要以更开阔、更深入的视角去领悟,而不是被一时的认知局限。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韩琦《迎春》

下一篇:宋·宋煜《蝴蝶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