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án
zhī

朝代:宋作者:梅尧臣浏览量:3
nán
zhī
rén
zhāo
wéi
shé
shǔ
lóng
lín
wèi
zhōng
tíng
zhǎng
qīng
kuà
xià
pín
bái
shí
shuí
jìn
huáng
jīn
huái
怀
yìn
néng
shēn
zhàng
zhǐ
huàn
cái
hèn
zhú
chén

译文

自古难以知晓那些未遇机遇的人,早晨如同蛇鼠般卑微夜晚却似龙鳞般显贵。魏齐的门客溺死在竹席之中,亭长的妻子轻视身处胯下之辱的贫者。姜太公深夜高歌谁来引荐他,有人怀揣金印自然能舒展抱负。大丈夫只担心没有才学本领,何必为区区奔波路途的尘埃而遗憾。

逐句剖析

"自古难知不遇人":自古难以知晓那些未遇机遇的人,

"朝为蛇鼠暮龙鳞":早晨如同蛇鼠般卑微夜晚却似龙鳞般显贵。

"魏齐客溺箦中死":魏齐的门客溺死在竹席之中,

# 箦:宋荦本作箐。

"亭长妻轻胯下贫":亭长的妻子轻视身处胯下之辱的贫者。

"白石夜歌谁与进":姜太公深夜高歌谁来引荐他,

"黄金怀印自能伸":有人怀揣金印自然能舒展抱负。

"丈夫只患无才业":大丈夫只担心没有才学本领,

"何恨区区逐路尘":何必为区区奔波路途的尘埃而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难知》是北宋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探讨机遇的难以预知性,反映个人才华与命运的复杂关系。首联指出自古以来难以知晓未遇机遇之人,用“朝为蛇鼠暮龙鳞”比喻人生际遇的巨大变化。中间两联运用典故,“魏齐客溺箦中死”“亭长妻轻胯下贫”写不得志时的处境,“白石夜歌谁与进”“黄金怀印自能伸”说遇机遇后的改变。尾联强调大丈夫只怕没有才学,不必为路途艰辛而遗憾。全诗运用典故、比喻等手法,语言简洁,蕴含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传达出积极面对人生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诗坛重要诗人

梅尧臣(1002~1060),北宋诗人。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称宛陵先生。少时应进士不第。以叔父门荫入仕,历任州县属官。中年后赐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都官员外郎。梅尧臣在宋代诗坛具有很高的地位,在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方面均有建树,刘克庄称其为宋诗的“开山祖师”。其与欧阳修并称“欧梅”,又与苏舜钦并称“苏梅”。他的诗歌注重政治内容,致力于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风格力求平淡。亦能文,其散文风格与诗相类。代表作品有《鲁山山行》《故原战》《襄城对雪》等。著有《宛陵先生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人生际遇与机遇的七言律诗。诗中展现了人生境遇的多变,从低微到显贵可能转瞬而变,也体现了人在不得志时的艰难与受轻视,以及机遇来临时的转变。传达出大丈夫应注重才学,无需为路途艰辛遗憾的积极态度,蕴含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2. 分段赏析

首联“自古难知不遇人,朝为蛇鼠暮龙鳞”,指出自古以来难以知晓未遇机遇的人,并用“朝为蛇鼠暮龙鳞”作比,形象地写出人生际遇可能从低微到显贵的巨大变化,体现机遇的难以预知。颔联“魏齐客溺箦中死,亭长妻轻胯下贫”,运用典故,写魏齐的门客溺死在竹席中,亭长之妻轻视曾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展现人在不得志时遭遇的轻视与艰难处境。颈联“白石夜歌谁与进,黄金怀印自能伸”,同样用典,说姜子牙深夜唱歌无人引荐,而有人怀带金印就能施展抱负,形成对比,体现机遇对人命运的影响。尾联“丈夫只患无才业,何恨区区逐路尘”,强调大丈夫只怕没有才学本领,不必为路途上的区区尘埃般的艰辛而遗憾,点明主题,传达出只要自身有才,无需抱怨命运的积极人生态度。全诗运用比喻、用典等手法,语言简洁,通过历史事例和形象比喻,深入探讨人生际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经《潇湘八景诗·山市晴岚》

下一篇:宋·杨简《金明池·燕语莺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