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ùn
xíng
zhī

朝代:宋作者:梅尧臣浏览量:2
yuè
huáng
shuí
zhī
tóng
shí
jiā
míng
zhù
shàng
lín
què
hèn
hóng
méi
wèi
yǒu
shī

译文

五月的枇杷金黄如橘,挂满枝头,此时谁还会想念荔枝。枇杷的盛名早已载入《上林赋》这样的名篇,只遗憾红梅虽美,却未被诗人题咏。

逐句剖析

"五月枇杷黄似橘":五月的枇杷金黄如橘,挂满枝头,

"谁思荔枝同此时":此时谁还会想念荔枝。

"嘉名已著上林赋":枇杷的盛名早已载入《上林赋》这样的名篇,

"却恨红梅未有诗":只遗憾红梅虽美,却未被诗人题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依韵和行之枇杷》是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五月时节枇杷成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枇杷的喜爱以及对红梅未有诗作的遗憾。首句描绘了五月枇杷成熟的景象,颜色金黄,与橘子相似,生动形象。次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在枇杷成熟的季节,人们往往忽略了荔枝的存在,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第三句引用《上林赋》来赞美枇杷的美名,体现了诗人对枇杷的喜爱。末句表达了诗人对红梅未有诗作的遗憾,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对五月枇杷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对美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诗坛重要诗人

梅尧臣(1002~1060),北宋诗人。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称宛陵先生。少时应进士不第。以叔父门荫入仕,历任州县属官。中年后赐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都官员外郎。梅尧臣在宋代诗坛具有很高的地位,在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方面均有建树,刘克庄称其为宋诗的“开山祖师”。其与欧阳修并称“欧梅”,又与苏舜钦并称“苏梅”。他的诗歌注重政治内容,致力于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风格力求平淡。亦能文,其散文风格与诗相类。代表作品有《鲁山山行》《故原战》《襄城对雪》等。著有《宛陵先生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五月枇杷黄似橘”诗人描绘了五月时节,枇杷成熟的景象,其颜色黄得像橘子一样。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枇杷的色泽和成熟状态。次句:“谁思荔枝同此时”诗人提出疑问,有谁会在这个时候想起荔枝呢?这句诗通过对比,暗示了枇杷和荔枝虽同时成熟,但人们往往对荔枝更为关注。第三句:“嘉名已著上林赋”诗人提到枇杷的美名已经在《上林赋》中被记载。这句诗通过引用典故,强调了枇杷的名声和地位。末句:“却恨红梅未有诗”诗人遗憾自己还没有为红梅写过诗。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红梅的喜爱和对自己创作的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方岳《农谣(其三)》

下一篇:宋·陆游《村舍(其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