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ǎo
qiáo

朝代:宋作者:吕南公浏览量:3
shān
lǎo
wēng
bìn
chuí
xuě
dān
qiáo
qīng
xiǎo
chéng
mén
zài
wàng
lái
cháng
qiáo
zhòng
shēn
léi
biē
hàn
lín
qiáng
yáo
wén
tóng
xíng
zhuàng
jùn
cháng
hòu
zhuī
juàn
xīn
fán
wèi
róng
xiē
jiē
dōng
shào
nián
shū
ào
àn
xiù
gāo
fēi
shēng
huàn
méi
suǒ
jià
tuì
退
tīng
yán
cái
méng
chóu
bàn
qiáo
shōu
zhí
gǎn
huǎn
bìng
mén
dài
zhāo
cuàn

译文

是哪座山上的老翁鬓发像雪一样白,他背着砍好的柴草清晨就出发了。城门已经能望见了,可是来的路途漫长,柴草沉重,身体瘦弱的他就像一只跛脚的鳖。皮肤干枯却还是汗流不止,勉强迈着步子远远就能听到他喘气像呜咽一样。同行年轻力壮的人常常从后面赶上来,他身体疲倦心里烦躁却没有办法停下来休息。街东边的少年非常傲慢无礼,他拢着袖子站在大门前厉声呼喊。老樵低着眉头询问柴草的价格,然后退到一旁听少年说话,过了一会儿才得到了一半的价钱。老樵把柴草交付了拿到钱不敢有丝毫迟缓,因为生病的妻子正倚着门等着生火做饭呢。

逐句剖析

"何山老翁鬓垂雪":是哪座山上的老翁鬓发像雪一样白,

"担负樵苏清晓发":他背着砍好的柴草清晨就出发了。

"城门在望来路长":城门已经能望见了,可是来的路途漫长,

"樵重身羸如疲鳖":柴草沉重,身体瘦弱的他就像一只跛脚的鳖。

"皮枯亦复汗淋沥":皮肤干枯却还是汗流不止,

"步强遥闻气呜咽":勉强迈着步子远远就能听到他喘气像呜咽一样。

"同行壮俊常后追":同行年轻力壮的人常常从后面赶上来,

"体倦心烦未容歇":他身体疲倦心里烦躁却没有办法停下来休息。

"街东少年殊傲岸":街东边的少年非常傲慢无礼,

"和袖高扉厉声唤":他拢着袖子站在大门前厉声呼喊。

"低眉索价退听言":老樵低着眉头询问柴草的价格,然后退到一旁听少年说话,

"移刻才蒙酬与半":过了一会儿才得到了一半的价钱。

"纳樵收值不敢缓":老樵把柴草交付了拿到钱不敢有丝毫迟缓,

"病妇倚门待朝爨":因为生病的妻子正倚着门等着生火做饭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老樵》是北宋诗人吕南公创作的诗作。此诗开篇描绘鬓发斑白的老翁清晨背负柴草出发,通过“如跛鳖”“气呜咽”等描写,展现其背负沉重柴草、步履艰难的辛苦赶路过程;接着刻画街东少年傲慢压价,老樵只能无奈接受的场景;最后点明老樵急于卖柴,是因家中病妇正盼着米粮做饭。全诗以质朴的语言,真实呈现了底层劳动人民艰辛的劳作生活与悲惨境遇,深刻揭露社会阶层的不公平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

吕南公(1047~1086),北宋文学家。字次儒,号灌园,籍贯建昌南城(今属江西)。出身贫苦,屡试不第,遂退居乡里,筑室灌园并著书立说。元祐初被举荐,未及授官而卒。其推崇韩愈、柳宗元之文,为文力求高古,反对剽掠穿凿。其文章议论纵横,文辞雄深,风格劲健。其诗亦少藻饰而多议论,具有宋诗风格。代表作品有《游子篇》《与汪秘校论文书》。著有《灌园集》20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何山老翁鬓垂雪,担负樵苏清晓发”两句描绘了老樵的形象与出发情景。“何山”以疑问开篇,引发读者好奇,“鬓垂雪”生动刻画老翁白发苍苍的外貌,尽显其年老。“担负樵苏”点明老樵的身份与工作,“清晓发”则表明老翁在清晨天刚亮就出发砍柴,一个“发”字,展现出老樵为生计奔波的勤劳与艰辛。“城门在望来路长,樵重身羸如跛鳖”两句是对老樵赶路情形的描写。“城门在望”说明目的地已近,但“来路长”又强调一路走来的漫长艰辛,二者形成对比。“樵重身羸”直接道出老樵肩负柴草沉重,身体瘦弱不堪的状态,“如跛鳖”运用比喻,将老樵艰难行走的模样比作行动迟缓的跛鳖,形象地表现出他行走的艰难与疲惫。“皮枯亦复汗淋沥,步强遥闻气呜咽”两句细致刻画老樵的艰辛状态。“皮枯”描绘出老樵因常年劳作、生活困苦而皮肤干枯的外貌特征,“汗淋沥”则说明尽管身体虚弱,却因樵重路远而汗流不止,突出其劳作强度之大。“步强”表明老樵强撑着身体前行,“气呜咽”通过描写他粗重且似呜咽般的喘气声,进一步渲染出老樵体力不支、疲惫至极的惨状。“同行壮俊常后追,体倦心烦未容歇”两句,将老樵与同行的健壮青年作对比。“同行壮俊常后追”说明年轻力壮的同行者原本落在后面,却能轻松追上老樵,侧面烘托出老樵行走缓慢艰难。“体倦心烦未容歇”则体现出老樵即便身体疲倦、内心烦躁,却依然不能停歇,暗示了生活的逼迫,使他不得不继续坚持,凸显其悲惨境遇。“街东少年殊傲岸,和袖高扉厉声唤”两句描写老樵抵达后的遭遇。“街东少年殊傲岸”写出少年的傲慢无礼,“和袖高扉厉声唤”,“和袖”描绘出少年随意、不屑的姿态,“高扉”表明其倚仗门户,“厉声唤”则以少年的大声呼喝,生动展现出少年对老樵的轻慢与不尊重,为后文不公平交易埋下伏笔。“低眉索价退听言,移刻才蒙酬与半”两句刻画老樵卖柴时的无奈。“低眉索价”描绘出老樵谦卑、小心翼翼询问价格的模样,展现出他在面对少年时的弱势地位。“退听言”表示老樵只能退而听任少年的话语,毫无反抗之力。“移刻才蒙酬与半”说明经过许久,老樵才得到少年给出的一半价钱,突出少年的霸道与老樵的无助,反映出社会阶层的不公平。“纳樵收直不敢缓,病妇倚门待朝爨”两句道出老樵无奈接受低价的原因。“纳樵收直不敢缓”体现出老樵急于将柴草交付、换取钱财的急切心情,“不敢缓”三个字,将老樵的无奈与担忧展露无遗。“病妇倚门待朝爨”解释缘由,家中生病的妻子正倚着门等待早饭,“朝爨”点明生活的艰难,老樵为了让妻子有饭吃,即便价格不公,也只能忍气吞声,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悲剧色彩,引发读者对老樵悲惨遭遇的同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代匹夫匹妇语最难。盖饥寒劳困之苦,虽告人,人且不知,知之,必物我无间者也。杜少陵、元次山、白香山不但如身入闾阎,目击其事,直与疾病之在身者无异。”评价得很好。诗人必须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方能“代匹夫匹妇语”,写出他们的痛苦、不幸,并以其真情实感,激动人心。在这方面,吕南公的《老樵》,提供了一个好的例子。

现代刘熙载《艺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文珦《雁荡大龙湫》

下一篇:宋·欧阳修《西湖念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