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ìng
fēng
·
·
yùn

朝代:宋作者:京镗浏览量:3
xiū
yuán
lóng
bǎi
chǐ
lóu
yǎn
gāo
zhào
jīn
chóu
ruò
qíng
tiān
wéi
zhù
qiě
xué
chī
guī
fàn
zhōu
wàn
西
nán
tiān
jiǎo
chéng
fēng
zuò
děng
xián
yóu
dào
guān
rén
lǎo
zhuàng
zhì
líng
yún
jiù
jīng
qiū

译文

别像陈登那样高卧在百尺楼上自命不凡,以高远的眼光便能看透古今的忧愁。倘若不能成为擎天的八根梁柱,不妨就学范蠡,乘舟泛游五湖四海。身处万里之外西南的偏僻角落,我也能意气风发,如乘风而行,把游历当作平常事。不要说自己在边关已年老体衰,我的壮志直上云霄,依旧不会因秋景而感伤。

逐句剖析

"休卧元龙百尺楼":别像陈登那样高卧在百尺楼上自命不凡,

# 元龙:汉末陈登,字元龙。

"眼高照破古今愁":以高远的眼光便能看透古今的忧愁。

"若不擎天为八柱":倘若不能成为擎天的八根梁柱,

# 八柱:神话撑天的八根支柱。,擎天:托住天。谓担负国家栋梁之任。

"且学鸱夷":不妨就学范蠡,

"归泛五湖舟":乘舟泛游五湖四海。

"万里西南天一角":身处万里之外西南的偏僻角落,

"骑气乘风":我也能意气风发,如乘风而行,

# 乘风:喻人志向远大,气魄雄伟。,骑气:指御风而行。

"也作等闲游":把游历当作平常事。

# 等闲:寻常、平常。

"莫道玉关人老矣":不要说自己在边关已年老体衰,

# 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泛指边关。

"壮志凌云":我的壮志直上云霄,

"依旧不惊秋":依旧不会因秋景而感伤。

# 惊秋:喻迅速凋零衰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定风波·次韵》是南宋京镗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主题围绕人生志向与豁达态度,展现了词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运用了用典的手法,“元龙百尺楼”“鸱夷归泛五湖舟”等典故的使用,丰富了词的内涵;还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如“壮志凌云,依旧不惊秋”直接表达出词人的壮志豪情。上片以“休卧元龙百尺楼”起笔,劝人不要消极避世,若不能成为擎天之柱,便学范蠡归隐;下片写即使身处西南偏远之地,也要意气风发地游历,并且强调自己虽年事渐高,但壮志犹存。这首词以豪放的笔调、巧妙的用典,展现出其豁达的人生态度与坚定的志向。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京镗(1138~1200),南宋词人。字仲远,号松坡,籍贯豫章(今江西南昌)。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右司郎官、刑部尚书等职。庆元六年,进左丞相,封翼国公,卒后谥文忠,改谥庄定。京镗能词,多节令应酬之作,词风清淡,然其中也有豪气词。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次卢漕韵呈茶漕二使》《醉落魄·观碧鸡坊王园海棠次范石湖韵》等。著有《松坡集》,已佚。今存《松坡居士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休卧元龙百尺楼。眼高照破古今愁”开篇词人便劝诫自己或他人,不要像陈登(元龙)那样高卧百尺楼,消极避世。“眼高照破古今愁”表明要以高远的眼光去看待世间忧愁,不被其束缚。“若不擎天为八柱,且学鸱夷,归泛五湖舟”接着词人表示,如果不能成为支撑天下的八根柱子,那就效仿范蠡(鸱夷子皮),归隐江湖,泛游五湖。这几句体现出词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既有积极进取之心,也有退隐江湖的豁达态度。下片“万里西南天一角,骑气乘风,也作等闲游”词人写到自己身处西南偏远之地,但依然要意气风发,如同乘风而行,把游历当作平常之事。展现出词人虽处困境,却不失豪迈之气。最后三句“莫道玉关人老矣,壮志凌云,依旧不惊秋”,词人强调不要说自己已经年老,即使到了暮年,依然壮志凌云,不会像秋天的草木那样因时光流逝而悲伤。突出了词人坚定的志向和乐观豁达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程公许《寿曹大博以东宪台治新筑亭馆扁榜寄意·垂光》

下一篇:宋·陈著《醉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