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病高秋留海浦":深秋卧病滞留海滨,
# 海浦:海滨。
"明日重阳更风雨":明日重阳偏逢风雨。
# 重阳:节令名。农历九月初九叫“重阳”又叫“重九”、“端阳节”。曹丕《九日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杜门不出长苍苔":闭门不出阶生青苔,
"令我天涯心独苦":独在异乡更觉心苦。
"篱角黄花亲手栽":篱边黄花亲手栽种,
"近节如何独未开":临近佳节为何未开。
"含芳閟采亮有以":蕴藏芳华定有深意,
"使君昨暮徵诗来":昨夜使君邀诗送来。
# 使君:汉以后用以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凌晨试遣霜根送":破晓遣人赠菊带霜,
"畚玉虽微甚珍重":筐中虽少却显珍重。
"极知无意竞秋光":明知非为争艳秋光,
"往作横窗岁寒供":只作窗畔岁寒清供。
"忆我初客天子都":忆昔初到京城为官,
# 天子都:指京都临安。
"西垣植此常千株":宫墙西侧种菊千丛,
"结花年年应吹帽":年年花发伴我登高,
# 吹帽:晋代孟嘉于九月九日赴桓温龙山宴会,风吹帽落,而孟嘉不觉。桓温命孙盛作文嘲之,嘉挥笔作答,其文甚美。见《晋书·孟嘉传》。后以“落帽”为重阳登高的典故。
"始信南邦事尽殊":方知南方风俗不同。
"愿得封培自今日":愿从今起精心培育,
"何间朱崖万家室":何论蛮荒万户人家。
# 朱崖:海南岛自汉代开拓疆土,设立朱崖、儋耳两郡。后亦作为海南岛的别称。
"秋香端不负乾坤":秋菊本不辜负天地,
# 乾坤:《周易》中两个卦名。乾之象为天,坤之象为地,故乾坤为天地。
"但愿箫管乱畴匹":但求箫鼓相伴田家。
# 畴匹:报畴。畴与“酬”通。潘岳《西征赋》:“畴匹妇其己泰”。
"归去来兮虽得归":虽可学陶潜归故里,
"念归政自莫轻违":却念政事未敢轻离。
"他日采英林下酌":他日林下采菊饮酒,
"谁向清霜望翠微":谁人还会傲霜望远。
# 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诗:“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胡铨(1102~1180),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邦衡,号澹庵,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建炎进士,授枢密院编修官。他因上疏请杀秦桧、参政孙近和使臣王伦,被谪居新州,后复被起用,历任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后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归庐陵,从事著述。孝宗赐谥号忠简。胡铨为人慷慨有气节。他推崇韩愈、欧阳修,主张以文“传道”。其文章内容丰富,驰骋古今,多长篇大论。其诗一如其文,抒发刚正不屈的情怀。其词亦多激愤之语。代表作品有《上高宗封事》《好事近》。著有《澹庵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重阳思乡的七言古诗,全诗将个人际遇与家国情怀熔于一炉,在“愿得封培自今日”的期许中,既流露出贬谪文人的孤寂,又彰显了“秋香不负乾坤”的政治抱负,最终在“清霜望翠微”的意境里,完成了从思乡愁绪到精神超脱的艺术升华。
2. 分段赏析
第一段以“卧病”“风雨”起笔,通过“长苍苔”“心独苦”的意象,勾勒出贬谪诗人重阳时节的孤寂心境。海浦秋深与紧闭的柴门形成封闭空间,强化了天涯羁旅的苍凉感。第二段聚焦“篱角黄花”的细节,菊花未开与使君征诗形成戏剧性反差。“含芳閟采”既写花苞紧闭之态,又暗喻诗人被压抑的才情,双关手法精妙。第三段“霜根”“畚玉”的谦辞中暗含气节,以菊花不竞秋光的特性,自喻不屑争宠的文人风骨。横窗供菊的举动,展现逆境中的生活意趣。第四段通过“千株菊”“吹帽”的京城记忆,与“南邦事殊”的现实对照。今昔对比中,“始信”二字透露出对政治现实的深刻认知。第五段“封培”“秋香”的栽培意象,寄托重建政治理想的期待。“箫管乱畴”的愿景,暗含对朝堂清明的呼唤。第六段“归去来”用陶渊明典,表面写思归,实则表达“念归政”的政治抱负。末句“清霜望翠微”的远景,以景结情,留下旷达余韵。全诗以菊花为脉络,将贬谪之痛、故国之思、政治抱负层层递进,最终完成从个人感伤到精神超脱的升华。
上一篇:宋·释道宁《偈六十九首其一》
下一篇:宋·俞处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