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iàn
jiāo
·
·
huán
hòu
zhū
gōng
jiàn
zhuī
chì
yòng
yùn
zhě
fán
liù
rén
chóng

朝代:宋作者:蔡松年浏览量:2
sāo
tòng
yǐn
wèn
rén
shēng
jiā
chù
néng
xiāo
jiāng
zuǒ
zhū
rén
chéng
shì
kōng
xiǎng
yán
yán
qīng
cāng
yān
qiū
hán
suì
wǎn
yōu
fēng
xuě
西
zhōu
bìng
zhì
jīn
bēi
gǎn
qián
jié
mèng
zhù
xiāo
xián
jué
lái
yán
guì
shí
yōu
xiāng
kuǐ
lěi
xiōng
zhōng
bīng
tàn
zhuó
chūn
fēng
dōu
miè
shèng
shén
jiāo
yōu
rán
hèn
háo
jīn
tóng
zhì
yǒng
nián
yuè

译文

饮美酒,读《离骚》,人生最美好的地方在哪里,还有什么更令人得意的事呢。那个东晋的谢安、王导那些人做了什么伟业呢,王衍虽然避世,隐居于五亩烟霞,一丘瑞雪的山水田园之所,晚年依旧是罹遭风雪,不得善终。谢安带病西州之行,至今想来都觉悲壮。我梦中选择在萧闲之地建房居住,醒来时,山间的桂花开了,幽香飘散十里远。心中郁结的块垒,一杯酒下肚,便如春风拂过,尽数消散。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与知己心神相通,悠然自得,连一丝离愁别恨都不复存在。古今之人的情怀本就相通,永和年间不过是空记个年月罢了。

逐句剖析

"《离骚》痛饮":饮美酒,读《离骚》,

# 离骚痛饮:“离骚”三句:人生佳处,但能读《离骚》饮酒,不需他物。《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问人生佳处":人生最美好的地方在哪里,

# 问:一作笑。

"能消何物":还有什么更令人得意的事呢。

"江左诸人成底事":那个东晋的谢安、王导那些人做了什么伟业呢,

# 江左诸人:指东晋谢安、王导诸人。江左,长江以东,晋使南渡,东晋及宋、齐、梁、陈相继建都金陵,占领江左一带。

"空想岩岩青壁":王衍虽然避世,

# 岩岩青壁:东晋名士王衍,人称“岩岩清峙,壁立千仞”。

"五亩苍烟":隐居于五亩烟霞,

# 五亩苍烟:“五亩”三句:词人借描绘岁寒翠竹以自比。

"一丘寒玉":一丘瑞雪的山水田园之所,

# 寒玉:喻寒竹。

"岁晚忧风雪":晚年依旧是罹遭风雪,不得善终。

# 风雪:喻忧患。

"西州扶病":谢安带病西州之行,

# 西州扶病:“西州”二句:引谢安故事。谢安为东晋名臣,文武兼备,有天下之志,淝水大捷后乘胜追击,一度收复河南失地。然终因位高风大招人忌,被迫出镇广陵,不问朝政。太元十年,谢安扶病舆入西州,不久病逝。

"至今悲感前杰":至今想来都觉悲壮。

# 前杰:指谢安。谢安求隐退而不果,被迫出镇广陵(扬州),后还都,以病躯入西州门,未几病卒。

"我梦卜筑萧闲":我梦中选择在萧闲之地建房居住,

# 卜筑萧閒:词人在镇阳别墅筑有萧闲堂,故自号为萧闲老人。卜筑:择地而建房舍。萧闲:词人为丞相时在镇阳别墅筑“萧闲堂”,并自号“萧闲老人”。

"觉来岩桂":醒来时,山间的桂花开了,

"十里幽香发":幽香飘散十里远。

"磈磊胸中冰与炭":心中郁结的块垒,

# 冰与炭:冰炭一冷一热,不能同器,喻水火中骚乱不宁。,磈磊:垒块,胸中不平的样子。磈:一作块。

"一酌春风都灭":一杯酒下肚,便如春风拂过,尽数消散。

"胜日神交":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与知己心神相通,

# 神交:慕名而没见过面的交往。

"悠然得意":悠然自得,

"遗恨无毫发":连一丝离愁别恨都不复存在。

"古今同致":古今之人的情怀本就相通,

"永和徒记年月":永和年间不过是空记个年月罢了。

# 永和:晋穆帝司马聃的年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念奴娇·离骚痛饮》是金代词人蔡松年创作的一首词。上片词人借由古今的悲慨抒发对现实状况的不满,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下片则表达了他渴望归隐的志向和对超脱世俗乐趣的追求。整体而言,词人先是借历史寄托情怀,展示了他忧国忧民却不被世俗所容纳的处境。后半以“乐”写“愤”,看似旷达的醉语背后,传达出对时局的强烈不满。整篇文字情感悲愤而苍凉,文风豪迈奔放。尽管这是一首步韵之作,却与原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金代文学家

蔡松年(1107~1159),金代文学家。字伯坚,自号玩世酒狂,又号萧闲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宣和末年,跟随父亲镇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亲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官至右丞相,封卫国公。正隆四年病逝,追封吴国公,谥文简。蔡松年工诗善词,在词坛上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其诗风清峻,词作清丽,部分作品流露出对仕金的悔恨和归隐的愿望。他作词崇尚苏轼,不仅多处化用苏轼诗词中的句子,而且还有多首追和苏轼之作。著有《蔡松年文集》《明秀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词人身处异朝为官,与其他降金的北宋士大夫有着相似的命运,常遭猜忌与排挤。面对官场的是非纷扰,他内心充满了厌倦与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人创作了这首词,生动地表达出对摆脱束缚、逃避祸患,以及追求心性自由的深切渴望。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怀古词,这首词的上片巧妙地传达出了词人对现实世界的深深不满,以及对官场生涯的极度厌倦,从而为下片尽情抒发隐居避世、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的情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写作手法

用典:本诗用典突出,贴切运用大量典故,如“江左诸人成底事,空想岩岩青壁。”引用了王衍的故事。王衍乃东晋名士,字麦甫,人称“岩岩清峙,壁立千仞”,意指其风度翩翩,如高峰峻岭般屹立不倒。此句以犀利笔锋批判东晋名士的虚浮行径,“成底事”质问其治国功业何在,“空想岩岩青壁”讽刺其外表清高孤傲却空谈玄理、不务实务,终致国破身亡的悲剧,诗人借古讽今,通过此句揭露士大夫阶级的虚伪无能,隐含对金代官场空谈误国的愤懑,同时抒发自身仕金后矛盾苦闷的心绪。

3. 分段赏析

上片主要传达了作者对现实境况与官场黑暗的深切不满。起首三句“离骚痛饮”似在言说,人生畅快之事莫过于饮酒作乐、品读《离骚》。一个“痛”字与一个“笑”字,相映成趣,尽显激越与旷达之情,然而其中却隐隐透露出避世而居的意向。“江左诸人”二句引用了王衍的故事。王衍乃东晋名士,字麦甫,人称“岩岩清峙,壁立千仞”,意指其风度翩翩,如高峰峻岭般屹立不倒。顾恺之在《麦甫画赞》中曾如此赞誉他。王衍才情卓越,行事风格与众不同,一生崇尚老庄之道。然而最终却惨遭石勒杀害,临终前仍感叹:“唉,我们这些人虽然不如古人,但如果当初不沉溺于浮华虚无,而是齐心协力匡扶天下,或许还不至于落到今日这般境地。”这番话无疑昭示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与逃避。“五亩苍烟”三句又融入了两个典故。“五亩苍烟”源自白居易《池上篇》,其中描述了一处十亩宅地、五亩园子的隐居之所。而“一丘”则取自《汉书·叙传》,意指在那山丘之中悠然自得地垂钓、栖居,便能远离尘嚣,享受宁静之乐。这里的一丘同样象征着退隐之地。“西州扶病”二句则引用了谢安的事迹。谢安身为东晋名臣,文韬武略兼备,心怀天下大志。淝水之战大捷后,他乘胜追击,成功收复了河南的失地。然而由于位高权重,引来他人嫉妒与排挤,最终被迫离京出镇广陵,不再过问朝政。太元十年,谢安带病乘车进入西州,不久便与世长辞。在这里,作者借谢安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建功立业的无限向往。上片通过王衍与谢安这两出世、入世截然不同的故事,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犹豫与徘徊,最终只能以“岁晚忧风雪”这句充满忧患意识的话语收尾。下片则直接抒发了作者归隐的志向以及超脱世俗的快乐。换头处借助梦境展开联想,仿佛一苇轻舟,飞渡而至,从繁华京都来到镇阳别墅,这亦是从现实迈向理想的象征。在桂花馥郁的香气中,把酒畅饮,倾诉心中块垒,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清谈赋诗,若人生能如此度过,当真毫无遗憾,这便是作者所描绘的暮年理想生活图景。“块垒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这两句词妙在将胸中复杂交织的喜惧之情、不平之气,比作冰与炭的矛盾对立,然而在美酒的作用下,这一切皆归于消解,达到了无喜亦无忧的境界。结尾再次回归到诸公相聚唱和的场景。在那美好的日子里,神交古人,共鸣于心,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描述的永和九年聚会之盛况,又何必执着于记录具体的年份呢?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其用典如盐入水,既自然熨帖又寄意遥深;抒情言志则超脱尘俗,展现出高远的精神追求;音律处理上更见功力,清健雄浑的韵脚间暗藏顿挫变化,于词牌固有的节奏外,另有一种金石相击般的铮铮韵律。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歌以“离骚痛饮”为首句,公乐府中最得意者。读之则其平生自处,为可见矣。

金文学家元好问《中州集》

# 全词清劲能树古。

清词人况周颐《蕙风词话》

# 用苏东坡《赤壁怀古》韵,评品古人,抒写怀抱,最后以旷达之情作结,很明显受到苏词的影响。

近代厦门大学教授黄拔荆《词史》

# “岁晚忧风雪”五字是篇中之眼,神魂所注。

近代古代文学教授严迪昌《金元明清词选》

# 梦生于情,“依旧”二字中,一波三折。艳词至小山,全以情胜,后人好作淫亵语,又小山之罪人也。

清陈廷焯《词则·闲情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焕《梅花村咏梅作》

下一篇:宋·陈允平《琐窗寒·禁烛飞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