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uě
zhōng
méi
zhú

朝代:宋作者:家铉翁浏览量:2
méi
xiōng
nǎi
péng
zhú
yǒu
cóng
lín
yóu
qīng
qīng
shòu
chén
hào
hào
kěn
hóng
móu
bié
lái
tiān
jīn
zǎi
lǎo
xiāng
féng
bái
tóu
lóng
pái
kōng
zhǎn
lín
liè
tiān
zhèn
pèi
qiāng
lín
qiú
xīn
kuā
jié
wéi
bàn
yán
zhèng
xìng
shuí
néng
chóu
ér
tóng
zuò
fēi
kàn
dào
yǎn
kōng
huā
qiú
huā
fēi
liǎng
zhí
dài
tiān
zhī
fēi
rén
móu
jiāo
qín
mán
kuā
yán
hǎo
ruò
nán
jīn
hán
fēng
qiú
ěr
nán
zhī
chǐ
cùn
qún
wéi
bèi
liú
rén
huà
gōng
qiǎo
wèi
zhì
shǐ
使
zuò
duì
xiāo
xián
chóu
què
fēng
chuī
huī
wàn
xiàng
gǎi
píng
shēng
jiāo
hái
zài
fǒu
páo
yóu
jiàn
fàn
shū
xuě
táng
shèng
féng
yuán
xiū
shān
yǒu
guī
yǐn
chù
láng
gān
chéng
lín
xuě
chéng
huì
dāng
jiàn
miàn
zhēn
西
西
pàn
xuě
xún
rén

译文

梅花如同我讲求义理的兄长,竹子好似陪我在山林间游玩的朋友。竹子青翠的颜色从不被尘土污染,梅花洁白的身姿怎肯和那些红紫艳丽的花卉等同。离别后各自在天涯度过了多少年,如今老了相逢,彼此都已像白头翁一般。那玉龙似的白雪排空而下,舒展着鳞甲鬃毛,又像天姥山的神仙摇动玉佩,发出琳琅清脆的声响。它们以古朴的心怀、美好的气节相伴,那严肃的气度、正直的品性谁能与之相比。孩童们不要把这雪当作飞絮来看待,用悟道的眼光不要像追求空中的幻花那样浅尝辄止。梅花绽放与雪花飞舞恰好相遇,这大概是上天的安排,并非人为所能促成。那些娇美的禽鸟徒然夸耀自己颜色好看,柔弱的羽毛却难以抵挡强劲的寒风。把你们寄托在南边枝头这小小的地方,不要和野鸭之类的凡俗之辈同流合污。是哪位画工巧妙地安排了这景象,让我坐着对着它就能消解闲愁。历经劫难,风吹尘灰般世事万物都已改变,一生的老朋友还在不在呢。就像范雎思念赠送绨袍的人那样,雪堂边还想遇到像元修那样的知己。故乡自然有可以归隐的地方,那里翠竹成林,白雪成坞。总会有一天能见到你们真实的面目,在西湖西边踏着白雪去寻找老朋友。

逐句剖析

"梅兄乃我义理朋":梅花如同我讲求义理的兄长,

"竹友从我林壑游":竹子好似陪我在山林间游玩的朋友。

"青青不受尘土涴":竹子青翠的颜色从不被尘土污染,

"皓皓肯与红紫侔":梅花洁白的身姿怎肯和那些红紫艳丽的花卉等同。

"别来天涯今几载":离别后各自在天涯度过了多少年,

"老大相逢俱白头":如今老了相逢,彼此都已像白头翁一般。

"玉龙排空展鳞鬣":那玉龙似的白雪排空而下,舒展着鳞甲鬃毛,

"天姥振佩锵琳璆":又像天姥山的神仙摇动玉佩,发出琳琅清脆的声响。

"古心姱节自为伴":它们以古朴的心怀、美好的气节相伴,

"严气正性谁能俦":那严肃的气度、正直的品性谁能与之相比。

"儿童莫作飞絮看":孩童们不要把这雪当作飞絮来看待,

"道眼无以空花求":用悟道的眼光不要像追求空中的幻花那样浅尝辄止。

"花飞絮舞两值遇":梅花绽放与雪花飞舞恰好相遇,

"殆天之合非人谋":这大概是上天的安排,并非人为所能促成。

"娇禽谩夸颜色好":那些娇美的禽鸟徒然夸耀自己颜色好看,

"弱羽难禁寒风遒":柔弱的羽毛却难以抵挡强劲的寒风。

"寄尔南枝尺寸地":把你们寄托在南边枝头这小小的地方,

"莫与鹜群为辈流":不要和野鸭之类的凡俗之辈同流合污。

"何人画工巧位置":是哪位画工巧妙地安排了这景象,

"使我坐对消闲愁":让我坐着对着它就能消解闲愁。

"却风吹灰万象改":历经劫难,风吹尘灰般世事万物都已改变,

# 却:疑当作劫。

"平生故交还在不":一生的老朋友还在不在呢。

"绨袍犹思见范叔":就像范雎思念赠送绨袍的人那样,

"雪堂剩欲逢元修":雪堂边还想遇到像元修那样的知己。

"故山自有归隐处":故乡自然有可以归隐的地方,

"琅玕成林雪成坞":那里翠竹成林,白雪成坞。

"会当见汝面目真":总会有一天能见到你们真实的面目,

"西湖西畔踏雪寻故人":在西湖西边踏着白雪去寻找老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雪中梅竹图》是南宋家铉翁所作的一首古体诗。此诗为题画之作,以梅、竹为吟咏对象,将其视为“兄”“友”,运用拟人手法,赞美梅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性,借雪景烘托其坚韧。同时,由梅竹联想到故交,抒发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的感怀及淡淡的闲愁,还流露归隐之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含蓄深沉,富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家铉翁(1213~1294?),南宋诗人。号则堂,祖籍眉州(今属四川)人。以荫补官,累官知常州,迁浙东提点刑狱,入为大理少卿。咸淳八年,权知绍兴府、浙东安抚提举司事。后官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围临安,丞相吴坚、贾馀庆檄告天下守令以城降,家铉翁独不署。奉使元营被留,后馆河间,以《春秋》教授弟子。每与诸生论宋朝兴亡,叹息流泪。元成宗即位,放还,赐号“处士”。其学术宏博,尤长于《周易》《春秋》,推崇苏轼、张栻,立言大旨归于敦厚风俗。亦善诗文,其诗大半在河间所作,表达了乡国之思与黍离之悲。《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词意真朴,文不掩质,异乎南宋末年纤诡繁碎之格”。代表作品有《寄江南故人》。著有《春秋详说》《则堂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梅兄乃我义理朋,竹友从我林壑游”,开篇便将梅、竹称作“兄”“友”,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它们人格,奠定了对梅竹的亲近与敬重之情,暗示它们如知己般可寄托情怀。“青青不受尘土涴,皓皓肯与红紫侔”,描绘竹的青翠不被尘土玷污,梅的洁白不愿与艳丽花卉等同,借颜色与品性的对比,赞美二者清高脱俗的品格。“别来天涯今几载,老大相逢俱白头”,由梅竹联想到久别重逢的情景,“白头”既写梅竹经霜雪的模样,也暗含时光流逝、人生老去的感慨,将物与己的情感交融。“玉龙排空展鳞鬣,天姥振佩锵琳璆”,以“玉龙”喻雪,“天姥振佩”写雪落声响,用生动比喻和想象,描绘出雪中景象的壮阔与灵动,烘托梅竹所处环境的清寒。“古心姱节自为伴,严气正性谁能俦”,直接赞美梅竹的美好品性,它们以坚贞气节相伴,其刚正品格无人能及,寄托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儿童莫作飞絮看,道眼无以空花求”,提醒人们不能像儿童般只看雪如飞絮的表面,而应用通透眼光体会深层意涵,暗含对世俗浅见的否定。“花飞絮舞两值遇,殆天之合非人谋”,写梅花绽放与雪花飞舞的相遇,似是天意安排,突出梅雪相伴的自然与和谐,增添诗意。“娇禽谩夸颜色好,弱羽难禁寒风遒”,以娇弱禽鸟虽艳却禁不起寒风,反衬梅竹在严寒中的坚韧,进一步凸显其品格可贵。“寄尔南枝尺寸地,莫与鹜群为辈流”,希望梅竹坚守南方枝桠,不与凡俗为伍,既是对梅竹的期许,也是诗人自我品格的写照。“何人画工巧位置,使我坐对消闲愁”,点出题画主旨,赞叹画工巧妙,自己观画能消解闲愁,流露对画作的喜爱。“却风吹灰万象改,平生故交还在不”,由画及现实,感慨世事变迁,担忧故交是否安好,满是对旧友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怅惘。“绨袍犹思见范叔,雪堂剩欲逢元修”,用范叔、元修的典故,强化对故友的牵挂,借古人情谊表达自身情感。“故山自有归隐处,琅玕成林雪成坞”,描绘故乡有归隐之所,竹林成林、雪成山坞的景象,流露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会当见汝面目真,西湖西畔踏雪寻故人”,以踏雪寻故人作结,既盼见到梅竹真容,也暗含对故友的期盼,余韵悠长,将物、情、景融为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宋高宗《虎丘寺》

下一篇:宋·范成大《初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