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雨牵野情":雨停以后兴起了野游之情,
# 野情:犹言野趣,在田野郊外游玩的情趣和兴致。,霁雨:雨止,雨后初晴。宋张元干《怨王孙》词:“霁雨天迥,平林烟暝。”霁:原意为雨止。凡雨雪止,云雾散,皆可谓之霁。霁雨犹言雨霁。
"孤舟遂兹赏":遂驾一只小船泛游览赏。
# 兹赏:这种赏玩的乐趣。兹为代词,意为此,这。,遂:遂心,如愿。
"积水连远空":野地的积水直连着辽远的空宇,
"落日垂万象":西落的夕阳沐浴大千万象。
# 万象: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景象。此处指夕阳映照下的万物。南朝宋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皇心美阳泽,万象咸光昭。”温庭筠《七夕》有“金风入树千门夜,银汉横空万象秋。”即此意。,垂:下挂,落下。
"岸回云独随":转过岸再向前只有白云相随,
# 回:指回环曲折。
"山转泉更响":靠近山听泉声更为清越悠扬。
# 转:指弯曲交迭。
"望望极寒源":放眼望似已经穷尽了寒源,
# 寒源:指溪水的源头,发源地。,极:穷尽,终了。,望望:犹言望,重复一字以强调。
"由言放轻桨":兴未尽还说要再放轻浆。
# 放:放任。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山水诗。呈现了若耶溪的山水之美,暗含禅者对自然的体悟,体现了宋代诗僧“以禅入诗”的创作特色,及诗人对大自然饱含深情与无限热爱。
2. 分段赏析
“霁雨牵野情,孤舟遂兹赏。”此句描写了诗僧独上小舟去游赏雨后初霁的野外景致。雨后初晴的景色牵动了诗人对自然野趣的向往,于是乘一叶孤舟,随性开启这场赏景之旅。“牵”字将雨后清新与内心情感巧妙联结,仿佛自然主动邀约;“孤舟”既点明独游的闲适,又暗含与山水对话的孤寂感,为全诗奠定清幽基调。“积水连远空,落日垂万象。”此句写雨后积水与遥远天际相接,落日余晖洒向世间万物。“连”字展现水天相接的辽阔,“垂”字赋予落日以动态,仿佛将天地万物轻轻托举。这两句以宏阔视角勾勒出若耶溪的苍茫暮色,既有水光接天的浩渺,又有落日映物的细腻。“岸回云独随,山转泉更响。”此句写溪岸蜿蜒曲折,云雾始终相伴;山路回环转折,泉声愈发清脆。“回”“转”二字既写舟行轨迹,又暗含视角变化:云雾的“独随”凸显舟行之静谧,泉声的“更响”则以动衬静,反衬出深山幽谷的寂寥。视听结合间,画面层次顿生。“望望极寒源,由言放轻桨。”此句写诗人久久凝望溪水源头,轻声低语间,木桨随波轻荡。“望望”叠用强化凝望之久,透露出对自然奥秘的探寻;“放轻桨”的随意姿态,呼应首句“孤舟遂兹赏”的洒脱,展现物我两忘的超然心境。末句以动作收尾,余韵悠长。
上一篇:宋·白玉蟾《白石岩》
下一篇:宋·苏辙《句(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