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n
shā
·
·
shǒu

朝代:宋作者:程大昌浏览量:3
gān
chù
chén
湿
shī
chù
tiān
xián
shì
jìng
shí
hào
rán
yán
zǒng
níng
zhī
qīng
yuè
míng
rén
fǎng
访
dài
shān
dǐng
shàng
zhōu
suō
huà
gèng
néng

译文

干的地方有黑色的尘土,湿的地方满是烂泥,上天似乎也在嫌弃这世间的道路,总也没有干净的时候。那洁白的山谷,如同凝结的油脂般纯净。在清朗的夜晚,明月高悬,有人效仿古人雪夜访戴那般高雅之举,又好似置身于那洁白如玉的山顶,如玉的小舟缓缓移动。还有那披着蓑衣的渔翁之景,更是奇妙非凡。

逐句剖析

"干处缁尘湿处泥":干的地方有黑色的尘土,湿的地方满是烂泥,

"天嫌世路净无时":上天似乎也在嫌弃这世间的道路,总也没有干净的时候。

"皓然岩谷总凝脂":那洁白的山谷,如同凝结的油脂般纯净。

"清夜月明人访戴":在清朗的夜晚,明月高悬,有人效仿古人雪夜访戴那般高雅之举,

"玉山顶上玉舟移":又好似置身于那洁白如玉的山顶,如玉的小舟缓缓移动。

"一蓑渔画更能奇":还有那披着蓑衣的渔翁之景,更是奇妙非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浣溪沙·干处缁尘湿处泥》是南宋文学家程大昌《浣溪沙(五首)》组词中的一首。该词以自然意象与人生哲思相融合,前两句写世间的尘土泥泞,再转写山水的纯净美好,最后以渔翁形象作结,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思想家、文学家

程大昌(1123~1195),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字泰之,籍贯休宁(今属安徽)。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为太平州教授,后迁秘书省正字。孝宗即位,被提拔为著作佐郎,历任国子司业兼权礼部侍郎、直学士院。庆元元年卒,谥文简。他博学多识,长于考订名物典故。著有《演繁露》《续演繁露》及《禹贡山川地理图》《诗论》《易原》《考古编》《北边备对》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干处缁尘湿处泥”,开篇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世间的两种状态,干燥之处尘土飞扬,湿润之处泥泞不堪,“缁尘”一词暗示了尘世的污浊,为全词奠定了基调。“天嫌世路净无时”,此句将天拟人化,埋怨世间道路没有干净的时候,表达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厌倦,渴望寻求一片净土。“皓然岩谷总凝脂”,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描绘出岩谷的洁白纯净,如凝固的油脂般,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这是诗人心中理想的世界。下片“清夜月明人访戴”,运用“雪夜访戴”的典故,在清幽的夜晚,明月高悬,诗人仿佛化身古人,去追寻那份高雅的情趣,体现出诗人对宁静、高雅生活的向往。“玉山顶上玉舟移”,进一步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玉山洁白,玉舟在其上移动,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令人心旷神怡。“一蓑渔画更能奇”,以一幅渔画收尾,在明月清辉之下,江上一蓑翁独钓,宛如一幅奇美的画卷,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更流露出诗人对这种闲适、自在生活的喜爱与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周邦彦《蓦山溪·江天雪意》

下一篇:宋·曹冠《满江红·味道韬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