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shǒu

朝代:宋作者:杨时浏览量:3
qíng
míng
bǎi
niǎo
zhuàn
xīn
shēng
cuī
zhuó
yōu
huā
zhé
fěn
yīng
lěng
zuò
lián
chūn
ruò
wéi​​
qíng

译文

晴朗的春日里,百鸟婉转啼鸣,发出清新的歌声,鸟儿啄食着幽静处的花朵,折断了带着花粉的花瓣。我在帘内冷清地坐着,呼唤鸟儿却叫不起来,没有办法留住春天,心中满是怅然之情。

逐句剖析

"晴明百鸟啭新声":晴朗的春日里,百鸟婉转啼鸣,发出清新的歌声,

"摧啄幽花折粉英":鸟儿啄食着幽静处的花朵,折断了带着花粉的花瓣。

"冷坐隔帘呼不起":我在帘内冷清地坐着,呼唤鸟儿却叫不起来,

"惜春无计若为情":没有办法留住春天,心中满是怅然之情。

# 若为情:原校:一作与忘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日五首(其四)》是宋代诗人杨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描绘了晴明春日里百鸟欢鸣、鸟儿啄折花朵的生机场景;后两句转入抒情,写诗人冷坐帘内,面对春光难留而无可奈何。全诗借景抒情,将惜春之情融入景物描写中,语言质朴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杨时:北宋理学家

杨时(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晴明百鸟啭新声,摧啄幽花折粉英”两句是春日清晨的生动写照。“晴明”点明了晴朗的春日天气,“百鸟啭新声”以“百鸟”的热闹啼鸣勾勒出春日的生机,“啭”字细腻地写出鸟儿鸣叫时婉转悦耳的情态,仿佛能听到那清脆灵动的新声。下句“摧啄幽花折粉英”则聚焦于鸟儿的动作,“摧啄”“折”描绘出鸟儿在花丛中穿梭,啄食花瓣、折取花蕊的情景,既显露出春日里生命的活泼,又暗透出一丝对春花的轻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埋下伏笔。​“冷坐隔帘呼不起,惜春无计若为情”两句转入人的情态与心境。“冷坐隔帘”描绘出诗人静坐在帘内的姿态,“冷”字既可能是春日清晨的微寒,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清冷,“隔帘”则巧妙地设置了一层距离,让诗人与窗外的春光形成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呼不起”看似是对鸟儿的呼唤无效,实则更显诗人面对春光流逝的无力。“惜春无计若为情”直抒胸臆,点出“惜春”的核心情感,“无计”二字道尽诗人想留住春光却毫无办法的怅惘,“若为情”则将这种惜春之情推向深处,把那种难以言说的眷恋与无奈刻画得真切动人,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美好春光的珍视与不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夜热》

下一篇:宋·释师观《偈颂七十六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