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图对立晓崔嵬":两座佛塔相对而立,清晨时分显得高大雄伟,
"积翠浮空霁霭迷":层叠的翠绿山色仿佛漂浮在空中,雨后的云气朦胧迷离。
"试向凤凰山上望":试着登上凤凰山向远方眺望,
"南高天近北烟低":南边的高山仿佛离天空很近,北边的云烟则低低地弥漫着。
南宋词人
王洧(?~?),宋代词人。号仙麓,闽县(今福建福州)人。淳熙五年,为兴州监押。理宗宝祐四年,入浙江帅幕。其作品风格细腻,今存诗作中多描绘西湖景色,给人以美的感受,如《湖山十景·苏堤春晓》《湖山十景·三潭印月》《湖山十景·雷峰夕照》等。《翰墨大全》丁集卷三录其词1首,《全宋词》据以录入。
1. 写作手法
对比:“南高天近北烟低”一句中,南边的山峰高耸,仿佛与天相接,给人“天近”的感觉;北边的山峰则被烟雾笼罩,显得“烟低”而朦胧。通过对比展现两峰的差异与气势,突出了两峰在形态与氛围上的鲜明差异,南边山峰的巍峨高耸与北边山峰的低矮朦胧形成强烈反差,进一步强化了双峰耸立的雄伟之势,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两峰插云的壮阔景象,使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更具层次感。
2. 分段赏析
“浮图对立晓崔嵬”,开篇聚焦景物,“浮图”点明所写之物为佛塔,“对立”写出两座塔相对而立的姿态,“晓”交代时间为清晨,“崔嵬”则突出塔的高大雄伟。此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塔在清晨的壮阔形象,为整诗奠定了开阔的基调。“积翠浮空霁霭迷”,承接上句写周边景致。“积翠”指层叠的翠绿山色,“浮空”写出山色仿佛漂浮在空中的灵动,“霁霭迷”则描绘雨后云气朦胧迷离的景象。色彩与光影交织,既展现了自然的清幽,又让画面有了朦胧的美感。“试向凤凰山上望”,由景转向观景动作。“试向”“望”点明了登高远眺的行为,“凤凰山”交代了观景的地点,自然地将视角由近及远拉开,为下文描写远景做了过渡。“南高天近北烟低”,以登高所见收束全诗。“南高”“北烟”写出南北景物的差异,南边高山仿佛贴近天空,北边云烟低低弥漫,一高一低的对比,既展现了视野的开阔,又将“两峰插云”的意境具象化。画面感极强,让人如临其境,也暗含了对这湖山胜景的赞叹。
上一篇:宋·张鎡《昭君怨·园池夜泛》
下一篇:宋·杨万里《水仙花四首(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