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ǐ
xiān
·
·
yǒng
jiāng
nán

朝代:元作者:张养浩浏览量:3
jiāng
yān
shuǐ
zhào
qíng
lán
liǎng
àn
rén
jiā
jiē
huà
yán
líng
cóng
chuán
qiū
guāng
dàn
kàn
shā
ōu
zài
sān
juǎn
xiāng
fēng
shí
zhū
lián
huà
chuán
ér
tiān
biān
zhì
jiǔ
ér
fēng
wài
zhǎn
ài
shā
jiāng
nán

译文

一江烟水映照着晴朗天空下的山林雾气,两岸人家的房檐华美如画相互连接。在菱角与荷花丛中,一艘小船载着淡淡的秋光。看那沙鸥再三飞舞,微风带着荷花香气,吹卷着十里珠帘。画船从天边缓缓驶来,酒旗在风中飘扬招展,我爱极了这江南风光!

逐句剖析

"一江烟水照晴岚":一江烟水映照着晴朗天空下的山林雾气,

# 岚:山里的雾气。,照:倒映。,烟水:烟霭笼罩着的水面。,一江:满江,整个江面。

"两岸人家接画檐":两岸人家的房檐华美如画相互连接。

# 画檐:有画饰的屋檐。

"菱荷丛一船秋光淡":在菱角与荷花丛中,一艘小船载着淡淡的秋光。

# 秋光淡:因为成丛的荷叶挺拔茂密,以至秋光也显得淡了。,菱荷:出水的荷叶,亦指荷花。一作芰荷。

"看沙鸥舞再三":看那沙鸥再三飞舞,

# 再三:多次,不断的样子。

"卷香风十里珠帘":微风带着荷花香气,吹卷着十里珠帘。

# 卷香风十里珠帘:“十里香风卷珠帘”的倒装。珠帘,珍珠缀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

"画船儿天边至":画船从天边缓缓驶来,

# 画船:装饰华美的游船。

"酒旗儿风外飐":酒旗在风中飘扬招展,

# 飐:风吹物动的样子。,酒旗:也叫酒帘,俗称“望子”,是以布缀于竿头、高悬于店门前的酒家标帜。

"爱杀江南":我爱极了这江南风光!

# 杀:通“煞”,非常、甚。用在动词后表示动词程度之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水仙子・咏江南》是元代张养浩创作的一首散曲。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秋景,展现了江南的秀丽风光与富庶繁华,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与赞美。运用白描手法,简洁勾勒出江南的山水与建筑;还使用了对仗,如首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美。首两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江南江面上烟雾缭绕、两岸人家画檐相连的开阔画面,描绘出菱荷丛生、秋光恬淡的水乡特色;颔联从视觉和嗅觉角度,展现沙鸥飞舞、香风送暖、珠帘轻卷的景象;颈联写出画船远来、酒旗飘扬的动态场景;尾联直抒胸臆,点明对江南的喜爱。该曲画面感强,风格清新明快,于平淡的描写中尽显江南之美,充满生活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文章家、诗人、曲家

张养浩(1269?~1329),元代文章家、诗人、曲家。字希孟,号齐东野人,别号顺庵,晚号云庄老人,谥文忠,济南(今属山东)人。早年荐为东平学正,历监察御史、礼部尚书、中书省参议,因上疏触怒英宗,遂辞官归隐。天历二年关中大旱,起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积劳而病卒于任所。张养浩与元明善、曹元用齐名,号称山东“三俊”。其诗多写民生疾苦,诗风颇受散曲影响,通俗晓畅,风致潇洒。散曲风格豪宕放旷,超逸雄浑,时有清丽俊爽之气。其以散曲反映社会重大主题,提高了散曲的社会功能。代表作品有《山坡羊·潼关怀古》。有政论集《三事忠告》,诗文集《归田类稿》,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水仙子・咏江南》由张养浩所作。江南秀美的风景和温婉的女子,一直是文人墨客魂牵梦萦的对象。作者作为一个生长在北国的人,初次踏足江南,此地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自然让他倍感新奇。尽管他对北方秋天的清爽宜人并不陌生,但江南的秋色却让他格外沉醉和感叹。这是因为相较于北地的秋意,江南的秋天在清爽宜人之外,更增添了几分妩媚的姿容和暖融融的人情味,少了几分严寒与萧瑟的气息。目睹天边画船悠悠驶近,任心绪随着风中招展的酒旗一同舒展、摇曳,这一刻,作者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畅快与自在,这股由衷的欣喜,促使他提笔写下了这首散曲。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江南秋景的元代散曲,描绘了江南水乡秋日里,江面上烟水朦胧、两岸画檐相连、菱荷丛生、沙鸥飞舞、画船远来、酒旗飘扬的秀丽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江南风光的由衷喜爱与赞美。

2. 写作手法

白描:“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不事雕琢,简洁而准确地勾勒出江南水乡的整体风貌,将江上烟雾、岸边人家等景象生动呈现。“菱荷丛一船秋光淡”,寥寥数语,便描绘出菱荷丛生、秋光恬淡的画面,使读者如临其境。

3. 分段赏析

开篇两句,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精准捕捉江南秋景的独特神韵。浩浩荡荡的大江在晴日的朗照下,水汽蒸腾,化作一层薄薄的雾气,如轻纱般笼罩江面,如梦似幻,为辽阔的江景增添了几分缥缈的朦胧之美。而两岸人家鳞次栉比,屋舍相连,密密匝匝的烟柳拂动着画桥,风帘翠幕摇曳其间,恰似柳永笔下“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的繁华图景在此重现,尽显江南水乡的富庶与烟火气。江南的秋景中,菱荷是最鲜明的标识,层层叠叠的荷叶如绿云铺展,粉白的荷花点缀其间,正如“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般绚烂,未近其景,已闻其香,令人心驰神往。这前三句从大处着笔,以江面、人家、菱荷为经纬,勾勒出江南秋景的整体轮廓,既有自然的灵秀,又有人间的繁华。随后四句,作者如高明的画师,选取极具代表性的细节深入描绘,让画面愈发鲜活生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沙鸥于水面上自在飞舞,它们时而低掠江面,翅膀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激起细碎的水花;时而振翅腾空,在蓝天白云间划出优美的弧线,灵动活泼的姿态为秋江增添了几分生机。紧接着,“卷香风十里珠帘”一句堪称神来之笔:微风轻拂,裹挟着缕缕香气扑面而来,让人难以分辨这香气究竟是来自水中亭亭玉立的荷莲,还是珠帘后美人鬓边的脂粉。那层层叠叠的珠帘之后,隐约可见美人的绰约身影,或凭栏远眺,或临窗低吟,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神秘而柔美的遐想。抬眼望去,一艘画船正从水天相接处悠然驶来,船身装饰华美,彩绘斑斓,仿佛从画中驶出。船上或许正传来丝竹管弦的悠扬乐声,琵琶声清脆如珠落玉盘,笛声婉转似鹧鸪啼鸣,与潺潺的流水声相互应和,为这视觉盛宴增添了悦耳的听觉之美。此时,风中的酒旗正迎风招展,酒肆的招牌在秋色中格外醒目,那随风飘散的酒香,与荷香、脂粉香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令人心醉神迷的气息,弥漫在江南的秋色里。作者沉浸于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不禁脱口发出“爱杀江南”的由衷赞叹,这一声赞叹饱含着对江南秋色的无限眷恋与痴爱,余韵悠长,仿佛在读者耳畔久久回荡,让人也随之沉醉在这令人倾倒的江南盛景之中。

4. 作品点评

《水仙子・咏江南》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秋光的小令,其美韵十足,为读者铺陈出一幅风光旖旎、景致迷人的江南水乡秋景图。全曲共八句,前七句写景,末句抒情并点明主旨。作为写景之曲,作者紧扣江南水乡特色,先从大处着笔展现整体风貌,再聚焦代表性事物。描写时,注重巨细交织、远近结合,笔法灵活。全曲纯然客观写景,却将深情融于景致之中,形象鲜活,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满溢对江南的热爱。作者不仅刻画了珠帘漫卷、香风四溢、画檐错落的江边人家,还描绘了江水拍岸、烟岚缥缈、菱荷满塘的淡雅秋光,使自然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充满诗情画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曲写江南水乡秋光,风景如画,使人如临其境。

《元曲三百首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白朴《天净沙·冬》

下一篇:元·关汉卿《一枝花·不伏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