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花正好":名园里花儿开得正艳,
"娇红殢白":红白娇艳,
"百态竞春妆":千姿百态好似在竞相比拼春日的妆容。
"笑痕添酒晕":美人的笑脸上增添了几分酒后的红晕,
"丰脸凝脂":丰满的脸颊如同凝脂一般,
"谁与试铅霜":有谁来为她修饰梳妆。
"诗朋酒伴":诗友酒伴们,
"趁此日、":趁着这美好的日子、
"流转风光":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春光转瞬即逝。
"尽夜游、":不妨在夜间尽情游玩,
"不妨秉烛":手持蜡烛照亮前路,
"未觉是疏狂":也不觉得这样的行为是狂放不羁。
# 疏狂:狂放不羁貌。
"茫茫":春去茫茫。
"一年一度":年复一年,
"烂熳离披":繁花盛开又纷纷凋落,
# 熳:一作漫。
"似长江去浪":就像那东去的长江浪涛。
"但要教、":只是想要让、
"啼莺语燕":那黄莺啼叫、燕子呢喃,
"不怨卢郎":不要去埋怨那卢郎。
"问春春道何曾去":问春天春天说道自己何曾离去,
"任蜂蝶、":听任那蜜蜂和蝴蝶、
"飞过东墙":飞过东墙。
"君看取":您且看啊,
"年年潘令河阳":就像那潘岳在河阳任上时一样。
# 潘令河阳:晋潘岳,为河阳令。后世泛指妇女所爱之男子。
元代理学家
吴澄(1249~1333),元代理学家。字幼清,号草庐,晚号伯清,世称草庐先生,谥号文正,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入元曾任国子司业、翰林仕郎、编修、集贤直学士等职。吴澄与许衡齐名,并称“北许南吴”。他为学主折中朱(熹)陆(九渊)两派。在理、气、性的关系问题上,认为天地间阴阳二气、五德五欲,“理在气中,原不相离”,而“理”是“气”的主宰。著有《易纂言》《书纂言》《礼记纂言》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送春词。全词描绘了名园百花争艳之景,展现诗朋酒伴趁春光秉烛夜游的欢乐,又写春去如长江逝浪,却表达出不怨春逝的豁达,借春景春事,传达出词人对春光的眷恋及乐观从容的生活态度。
2. 分段赏析
上片:“名园花正好,娇红殢白,百态竞春妆”,词人以细腻笔触描绘名园盛景,“娇红殢白”色彩鲜明,“百态竞春妆”运用拟人,将百花争艳之态写得生动活泼,展现出春光的绚烂多姿。“笑痕添酒晕。丰脸凝脂,谁与试铅霜”,从花及人,刻画赏春之人的娇美容颜,侧面烘托赏花的愉悦氛围。“诗朋酒伴,趁此日、流转风光。尽夜游、不妨秉烛,未觉是疏狂”,则直抒胸臆,点明与友人趁着美好春光,不惜秉烛夜游,尽情享受。“未觉是疏狂”体现出词人在春日里的畅快洒脱,毫无拘束之感,传达出对春光的无限眷恋与珍惜。下片:“茫茫。一年一度,烂熳离披,似长江去浪”,笔锋一转,以“茫茫”二字奠定春去的怅惘基调,“似长江去浪”用比喻,形象地写出春光消逝如江水东流,不可阻挡。“但要教、啼莺语燕,不怨卢郎”,词人希望莺燕不要哀怨,流露出一种豁达从容的心态。“问春春道何曾去,任蜂蝶、飞过东墙”,运用拟人,与春对话,又以“任”字体现出顺其自然的态度,看似洒脱,实则蕴含对春光的不舍。“君看取,年年潘令河阳”,以潘岳在河阳任县令时栽花的典故作结,新颖别致,既暗示春天的轮回,又增添了词的情韵,让读者在言有尽而意无穷中感受词人复杂的情感,虽无传统伤春之悲,却自有一番对时光流转的独特感慨。
上一篇:元·张可久《庆东原·诗情放》
下一篇:元·范真人《步步娇·住在古窑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