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放":诗情汹涌奔放,
"剑气豪":剑气豪迈惊鸿,
"英雄不把穷通较":英雄不会过分去计较人生际遇的困厄与显达。
# 较:计较。,穷通:指人生际遇的困厄与显达。
"江中斩蛟":勇猛威武能下水剑斩蛟龙为民除害,
# 江中斩蛟:晋周处曾人入水斩蛟,为民除害。
"云间射雕":武艺高强可以射落云间大雕,
# 云间射雕:北齐斛律光在随世宗狩猎时,曾射落大雕,被赞为云中射雕手。
"席上挥毫":才思敏捷酒席上能即兴挥毫赋诗。
# 席上挥毫:指酒席上即兴创作,才思敏捷。
"他得志笑闲人":可怜那些帮闲者得志的时候嘲笑别人,
# 闲人:食客,即所谓帮闲者。
"他失脚闲人笑":失意的时候也将会被天下人耻笑。
# 失脚:此指失意、蹉跎。
元代散曲作家
张可久(1280~1350?),元代散曲作家。号小山,庆元路(今浙江宁波)人,移居杭州。延祐末年任绍兴路吏,历桐庐典史、徽州路税务大使等职,后归隐西湖以终。张可久能诗词,尤以散曲知名于世,与散曲作家乔吉并称“张乔”或“乔张”。今存其小令八百五十余首,套曲九套。作品风格清雅明丽,讲究格律音韵,着力于炼字炼句,对仗工整,常常熔铸诗词名句。《太和正音谱》称“其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如瑶天笙鹤”。生前曾编定《今乐府》《吴盐》《苏堤渔唱》《新乐府》四种散曲集,已散佚。今传有《张小山小令》《小山乐府》。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散曲小令,也是一首刻画英雄并感慨世态的作品。描绘了英雄诗情洋溢、剑气纵横,不患得失的形象,列举江中斩蛟、云间射雕、席上挥毫展现其勇猛与才情。又通过英雄得志与失脚时和闲人的不同表现,体现世态炎凉。
2. 写作手法
对比:“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将英雄得志与失势时的态度和闲人的反应作对比,突出世态炎凉。用典:“江中斩蛟,云间射雕”巧用典故。“江中斩蛟”,原是晋周处入水斩蛟龙除害。作者借此表现曲中英雄勇敢无畏,敢于直面危险。“云间射雕”,源于北朝斛律光打猎云间射落大雕。作者以此凸显英雄箭术高超,武艺精湛,多面塑造英雄形象。
3. 分段赏析
曲子起始,便以宏大的气势、高昂的韵调,拉开精彩帷幕:“诗情放,剑气豪,英雄不把穷通较。”开篇便勾勒出一位英雄形象,此人兼具咏诗与舞剑之才,文韬武略集于一身。尤为难得的是,他超脱世俗,对个人一时的穷厄潦倒或飞黄腾达毫不在意,展现出超凡的思想境界。随后,四五六句以鼎足相对之姿,借三个鲜明意象,细腻刻画这位英雄的卓越才能:“江中斩蛟,云间射雕,席上挥毫。”其勇可比周处,能无畏地在江中与蛟龙搏斗;其箭术不逊于斛律光,于云间射中翱翔的大雕;更具斐然文采,于众人面前从容挥毫,赋诗作文。至此,一位气宇轩昂、英姿飒爽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结尾“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两句,笔锋一转,将矛头指向世俗小人。这类人得势时,对他人极尽嘲讽之能事;一旦自己遭遇挫折,便沦为他人的笑柄。作者塑造此英雄形象,正是为了针砭现实中的势利之徒。他们一朝得意,便轻视他人,却未料到,当自己仕途受挫、声名狼藉之际,只能沦为天下人的笑谈。这结尾两句,通过鲜明的对比,将批判之意表达得入木三分。
4. 作品点评
在这支曲子中,作者精心塑造了一位性格洒脱、超脱于穷通得失的旷达之士,其不仅武艺高强,更具出众文才。这与张可久笔下常见的隐士形象,存在明显差异。由此可见,在张可久的理想认知里,理想人物并非全然是寄情诗酒、逍遥山水的隐逸之人。此曲将英雄人物应有的气魄与襟怀展露无遗,情感豪迈豁达,笔触雄劲奔放,字里行间皆彰显着英雄气概,于《小山乐府》众多作品中别具一格。
上一篇:元·姬翼《水调歌头·兴废阅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