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来时":山月缓缓升起,
"海风不动":海上风平浪静,
"平地玉楼琼宇":大地上楼阁亭台好似琼楼玉宇般美好。
"桂子飘香":桂花飘来阵阵清香,
"露华如水":夜露莹润如水,
"自按洞箫如缕":我独自吹奏洞箫,箫声婉转悠扬,如丝如缕。
"杳杳冥冥":在那深远幽微的地方,
"泠泠历历":一切都清晰可辨,
"青鸟解传芳语":青鸟能够传递美好的话语。
"太微中、":在太微星宿之中、
"鸾鹤相求":鸾鸟与仙鹤相互寻求为伴,
"尽是旧时真侣":这里全都是往昔的至交好友。
"君听取、":请你听一听、
"列豹重关":重重关隘前有豹守护,
"鼓雷千吏":众多官吏声势如雷,
"天界更多官府":天界有着众多的官府机构。
"石女簪花":石头化作的女子插戴鲜花,
"木人劝酒":木头雕刻的人偶前来劝酒,
"为我此间聊住":我便在此暂且停留。
"高唱微吟":高声吟唱,低声吟诵,
"挥毫万丈":尽情挥笔泼墨,
"尘世等闲今古":尘世的古今变化在我看来不过如此平常。
"看空山、":看着空山中、
"一色青青":一片青青之色,
"何意断云残雨":又何必在意那断云残。
元代文学家
虞集(1272?~1348),元代文学家。字伯生,号邵庵、道园,世称邵庵先生。祖籍仁寿(今属四川眉山),后迁居临川崇仁(今属江西抚州)。南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孙,早年从吴澄受学,大德初年,被举荐为大都路儒学教授,历任国子助教、博士等。文宗时以奎章阁侍书学士,与赵世延编纂《经世大典》,卒谥文靖。虞集作为当时的馆阁文臣,又长于写朝廷典册和达观贵人的碑版,与杨载、范梈、揭傒斯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其诗宗尚唐风,多唱和酬赠之作,格律谨严,成就主要在七律,代表作如《挽文丞相》《遣兴》《送袁伯长扈从上京》。虞集的文章多宣扬伦理道德,推崇儒家经术,其与揭傒斯、黄溍、柳贯并称“儒林四杰”。其散文善议论,纵横无碍,朝廷宏文高册,也多出其手。亦能词。有《道园学古录》《道园类稿》等著作传世。
1. 分段赏析
上阕“山月来时,海风不动,平地玉楼琼宇”,描绘出山月升起、海风静谧,大地宛如玉楼琼宇般洁白宁静的画面,营造出空灵清幽的氛围。“桂子飘香,露华如水,自按洞箫如缕”,从嗅觉、视觉和听觉等方面进一步渲染,桂子飘香,露华如水,诗人自吹洞箫,箫声如缕,使清幽的氛围更添雅致。“杳杳冥冥,泠泠历历,青鸟解传芳语”,描绘出一种幽远而清晰的意境,青鸟传递芳语,为画面增添了神秘色彩。“太微中、鸾鹤相求,尽是旧时真侣”,引入仙界元素,太微垣中鸾鹤相求,都是旧时伴侣,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氛围,流露出作者对这种仙境般生活的向往。下阕“君听取、列豹重关,鼓雷千吏,天界更多官府”,描绘出天界森严的景象,列豹重关,鼓雷千吏,众多官府,象征着一种宏大而神秘的秩序。“石女簪花,木人劝酒,为我此间聊住”,以石女簪花、木人劝酒等奇幻意象,表现出在这仙境中的自在与欢愉,作者愿在此暂且停留。“高唱微吟,挥毫万丈,尘世等闲今古”,体现出作者在这超凡境界中的豪情与雅兴,高唱微吟,挥毫泼墨,尘世的古今变迁在其眼中都变得平常。“看空山、一色青青,何意断云残雨”,最后回到现实的空山景色,一片青青,表达出作者对纯净自然的喜爱,以及对尘世纷扰(断云残雨)的不屑。
下一篇:元·侯善渊《捣练子·真铅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