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指朱弦轧复清":纤纤玉指调弄着琴弦,使音色由嘈杂至纯净,
# 轧:一种嘈杂声。
"湘妃愁怨最难听":这琴音中饱含着湘妃的愁怨,实在是让人不忍卒听。
"初疑飒飒凉风劲":一开始还以为是飒飒作响的强劲凉风吹来,
# 劲:一作动,一作至。,飒飒:形容风吹动树木枝叶等的声音。
"又似萧萧暮雨零":又好似是萧萧而下的暮雨零零落落。
# 零:落。,萧萧:象雨声。
"近比流泉来碧嶂":近处听,这琴音如同从碧绿的山峦间流淌而来的流泉,
# 碧嶂:青绿色如屏障的山峰。
"远如玄鹤下青冥":缓缓远去时,又如黑鹤从幽远的苍穹飞下。
# 青冥:青色的天空。
"夜深弹罢堪惆怅":深夜里弹奏之后倍感惆怅,
"露湿丛兰月满庭":只见那露水打湿了丛丛兰花,月光洒满了整个庭院。
# 丛兰:兰花。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听琴诗。整首诗借助细腻入微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深夜抚琴的凄美画卷,从那悠悠的琴声里,缓缓传达出无尽深沉的愁怨与惆怅。
2. 分段赏析
首联:“玉指朱弦轧复清,湘妃愁怨最难听”,描绘抚琴者玉指拨弄朱弦,琴音清脆,开篇便以“湘妃愁怨”奠定了全诗忧愁的基调,引发读者对琴音所蕴含情感的好奇。颔联:“初疑飒飒凉风劲,又似萧萧暮雨零”,从听觉感受出发,将琴音比作飒飒凉风和萧萧暮雨,通过对凉风、暮雨声音特点的联想,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琴音的清幽与哀怨。颈联:“近比流泉来碧嶂,远如玄鹤下青冥”,进一步拓展比喻,从空间远近角度,近处将琴音比作从碧嶂而来的流泉,远处比作从青冥而降的玄鹤,丰富了琴音的层次感和画面感,体现琴音的美妙多变。尾联:“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描写夜深琴罢后的景象,露湿丛兰、月满空庭的凄清之景,烘托出诗人听琴后的惆怅之情,以景结情,余韵悠长。
上一篇:唐·王初《梅花二首》
下一篇:唐·白居易《长安早春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