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shǎng
hóng
méi
zhī
zuò

朝代:元作者:元淮浏览量:3
zuó
dōng
fēng
zhuǎn
dǒu
biāo
tóu
yáng
liǔ
xuě
cái
xiāo
xiǎo
lái
shù
fán
xìng
kāi
xiàng
cūn
xiǎo
qiáo
yīng
shì
huà
gōng
xián
fěn
shòu
jiāng
yán
zhù
huā
jiāo
qīng
zhī
绿
biàn
wàn
huì
cóng
zhōng
duó
jǐn
biāo

译文

昨天夜里东风开始转变,就像北斗星的斗柄转动一样,田间小路上的杨柳上积雪才刚刚消融。清晨看到一树红梅像繁茂的杏花,在孤村隔着小桥边开放。应该是大自然嫌弃梅花粉色太淡,所以特意增添颜色帮助梅花娇艳。无需去分辨红梅的青枝绿叶,它在众多花卉中堪称夺魁。

逐句剖析

"昨夜东风转斗杓":昨天夜里东风开始转变,就像北斗星的斗柄转动一样,

"陌头杨柳雪才消":田间小路上的杨柳上积雪才刚刚消融。

"晓来一树如繁杏":清晨看到一树红梅像繁茂的杏花,

"开向孤村隔小桥":在孤村隔着小桥边开放。

"应是化工嫌粉瘦":应该是大自然嫌弃梅花粉色太淡,

"故将颜色助花娇":所以特意增添颜色帮助梅花娇艳。

"青枝绿叶何须辨":无需去分辨红梅的青枝绿叶,

"万卉丛中夺锦标":它在众多花卉中堪称夺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立春日赏红梅之作》是元代元淮创作的诗作。开篇点明立春时节,东风吹拂,斗转星移,陌头杨柳旁积雪刚刚消融。随后描绘清晨看到一树红梅如繁茂杏花,在孤村小桥边独自绽放。后两联以拟人手法,猜测是大自然嫌梅花颜色素淡,特意增添色彩助其娇艳,认为无需分辨青枝绿叶,红梅在万花丛中堪称夺魁,表达了诗人对红梅的高度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诗人

元淮(1130?~?),元代诗人。名仲泉,字国泉,号水镜,祖籍抚州临川(今属江西)。元初,曾率军平定闽中地方武装,以军功显于闽,授武德将军,任福建邵武知府,官至溧阳路总管。元淮文武双全,工诗文。著有《金渊集》,因与仇远之诗集同名,后人改集为《金渊吟》或《水镜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比喻:“晓来一树如繁杏”,将红梅比作繁茂的杏花,生动形象地展现出红梅盛开时的繁茂姿态,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红梅的艳丽。拟人:“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化工”指大自然的创造力,这里将其拟人化,仿佛大自然也嫌弃雪花(粉)太过清瘦,所以特意赋予红梅艳丽的颜色,让它显得更加娇艳可爱。通过这种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红梅的艳丽多姿,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红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 分段赏析

“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开篇点明时间和季节背景,东风吹起,杨柳上的积雪刚刚消融,给人一种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为全诗奠定了欢快的基调。“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颔联描写了清晨红梅盛开的景象,像繁茂的杏花一样,开放在孤寂的小村旁,与小桥相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红梅的美丽和独特。“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颈联通过拟人的手法,说春神嫌杏花太单薄纤瘦,所以特意把鲜艳的颜色赋予红梅,让它更加娇艳,赞美了红梅的美丽,同时也赋予了红梅一种神秘的色彩。“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尾联则强调红梅在百花丛中的独特地位,无需仔细分辨其青枝绿叶,它在万花丛中就像在竞赛中夺得锦标一样引人注目,进一步突出了红梅的出众,表达了诗人对红梅的赞美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谭处端《如梦令·物外遨游落魄》

下一篇:元·陈草庵《山坡羊·晨鸡初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