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诗石壁上":在石壁上题写诗句,
"把酒长松间":于长松之间举杯饮酒。
"远水白云度":远处水面飘过白云,
"晴天孤鹤还":晴朗天空中孤鹤归返。
"虚亭映苔竹":空亭倒映着苔痕与竹影,
"聊此息跻攀":暂且在此停下攀登的脚步。
"坐久日已夕":久坐间夕阳西下,
"春鸟声关关":春日的鸟儿啼声关关。
元代画家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文学家。一说初名珽,字元镇,号云林子、幻霞子、荆蛮民等,常州无锡(今属江苏)人。其家是吴中有名的富户,但倪瓒不愿管理生产,自称“懒瓒”。其性好洁而迂僻,人称“倪迂”。初奉佛教禅宗,后入全真教。人品高洁,元末卖田散财,浪迹太湖、泖湖一带。一生未仕。倪瓒擅画水墨山水,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合称“元四家”。其创“折带皴”,所作多取材于太湖一带景色,意境清远萧疏,自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其诗多为酬唱之作,造语天然,清隽淡雅;散文自然不雕琢。兼工书法,学王羲之小楷《黄庭经》。存世画作有《渔庄秋霁图》《梧竹秀石图》《雨后空林》等。诗文有《倪云林先生诗集》《清閟阁集》。
1. 分段赏析
“题诗石壁上,把酒长松间”两句是对隐逸生活场景的勾勒。首句写于石壁题诗,暗含文人风雅意趣;次句叙在长松之下把酒独酌,“长松”象征高洁风骨,二者组合展现出超脱尘世的闲适姿态,奠定全诗疏淡基调。“远水白云度,晴天孤鹤还”两句是对自然图景的远景描绘。“远水”“白云”以开阔意象营造空濛意境,“度”字赋予云以动态;“晴天孤鹤”则以孤鹤归飞的剪影,暗合诗人孤高心性,“孤”字既写鹤之形单,亦喻人之淡泊,物我交融中见清逸之气。“虚亭映苔竹,聊此息跻攀”两句转向近景与心境。“虚亭”空寂,“苔竹”清幽,亭影映于苔竹之间,画面静谧素洁;“息跻攀”直言在此停下攀登的脚步,既指身体休憩,亦喻精神止息于世俗纷争之外,“聊此”二字透出随遇而安的从容。“坐久日已夕,春鸟声关关”两句以时间流逝与声响收束。“坐久”见沉浸之态,“日夕”暗喻时光静逝却不觉虚度;“春鸟关关”以清脆鸟鸣打破寂静,却更显环境清幽,以动衬静的笔法中,尽显与自然相契的悠然情致,余韵清远。
下一篇:元·姬翼《鹊桥仙·天真灵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