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án
huā
màn
·
·
chūn
xìng

朝代:元作者:吴存浏览量:3
wèn
dōng
jūn
shí
yīng
guài
bìn
jiāng
huá
shèn
mào
jiǎn
qīng
míng
jiǔ
hán
shí
jiā
dōng
fēng
绿
qiān
dēng
lóu
guī
miǎo
tiān
yān
wài
shuāng
yàn
zhōng
bàn
shù
huā
cháng
guǎn
xiǎo
chuāng
shā
xīn
huǒ
shì
tuán
chá
xiǎng
míng
yuè
wān
tóu
jiā
jiā
sǔn
jué
jǐng
jǐng
sāng
nián
huá
ráo
juàn
zǎo
qīng
méi
dòu
liǔ
cáng
zhú
mèng
hún
guī
chuāng
míng

译文

我问司春之神可还记得我,想来它定会责怪我,因为我两鬓已经生出了白发。为何我如此落魄,戴着破旧的帽子,骑着跛脚的驴子,在清明时节没有酒可饮,在寒食节也没有家可归。春风将千里大地吹得绿草如茵,我却害怕登上高楼,因为那悠悠的归思会飘向渺远的天涯。烟雾之外有一双燕子飞过,雨中的梨树只开着半树的梨花。白昼漫长,我独自待在孤馆之中,小窗纱透进微弱的光线。我试着用新火来煮团茶。此刻,我想象着明月湾头,家家都在采食鲜嫩的竹笋和蕨菜,井井有条地种植着桑麻。时光可不会饶恕我这疲倦的游子啊,你看那青梅已经长得像豆子般大小,柳树间也藏着归巢的乌鸦。我想要追逐着梦魂回到故乡,可客居的窗前整夜都传来蛙鸣声。

逐句剖析

"问东君识我":我问司春之神可还记得我,

"应怪我":想来它定会责怪我,

"鬓将华":因为我两鬓已经生出了白发。

"甚破帽蹇驴":为何我如此落魄,戴着破旧的帽子,骑着跛脚的驴子,

"清明无酒":在清明时节没有酒可饮,

"寒食无家":在寒食节也没有家可归。

"东风绿芜千里":春风将千里大地吹得绿草如茵,

"怕登楼、":我却害怕登上高楼,

"归思渺天涯":因为那悠悠的归思会飘向渺远的天涯。

"烟外一双燕子":烟雾之外有一双燕子飞过,

"雨中半树梨花":雨中的梨树只开着半树的梨花。

"日长孤馆小窗纱":白昼漫长,我独自待在孤馆之中,小窗纱透进微弱的光线。

"新火试团茶":我试着用新火来煮团茶。

"想明月湾头、":此刻,我想象着明月湾头,

"家家笋蕨":家家都在采食鲜嫩的竹笋和蕨菜,

"井井桑麻":井井有条地种植着桑麻。

"年华不饶倦客":时光可不会饶恕我这疲倦的游子啊,

"早青梅如豆柳藏鸦":你看那青梅已经长得像豆子般大小,柳树间也藏着归巢的乌鸦。

"欲逐梦魂归去":我想要追逐着梦魂回到故乡,

"客窗一夜鸣蛙":可客居的窗前整夜都传来蛙鸣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木兰花慢·春兴》是元代吴存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着重抒发词人的羁旅愁思与思乡之情,下阕描绘故乡的春日景象,进一步强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自身漂泊的孤寂之感。全词运用借景抒情、对比等写作手法,将词人的情感细腻地表达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吴存(1257—1339)元鄱阳人,字仲退。私淑饶鲁之学。部使者劝以仕,不赴。仁宗延祐初,强起为本路学正,改宁国教授。后聘主本省乡试,寻卒。有《程朱传义折衷》、《月湾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问东君识我,应怪我,鬓将华。”开篇词人以奇特的想象,向司春之神“东君”发问,仿佛东君能知晓自己的心事。一个“怪”字,生动地表现出词人对时光流逝、自己逐渐衰老的感慨。“鬓将华”直接点明了词人已不再年轻,为全词奠定了感伤的基调。“甚破帽蹇驴,清明无酒,寒食无家。”这几句描绘了词人穷困潦倒的生活状态。“破帽蹇驴”塑造了一个落魄的形象,“清明无酒,寒食无家”则强调了词人在传统节日里没有亲朋相伴、孤苦伶仃的境遇,进一步加深了羁旅愁思。“东风绿芜千里,怕登楼、归思渺天涯。”春风吹绿了千里大地,本是美好的春景,但词人却“怕登楼”,因为登高望远只会让他更加思念远方的家乡,“归思渺天涯”将这种思乡之情推向了极致,表现出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烟外一双燕子,雨中半树梨花。”这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烟外”“雨中”的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孤寂的氛围,而“一双燕子”“半树梨花”则以鲜明的形象,衬托出词人的孤独寂寞,深化了上阕的愁思。下阕“日长孤馆小窗纱。新火试团茶。”描绘了词人在孤馆中的生活场景。“日长”表明时光的漫长,“孤馆”突出了环境的冷清,“小窗纱”则增添了一份静谧。在这样的环境中,词人“新火试团茶”,这一细节描写表现出他在孤独中的自我排遣,但也更凸显了他的寂寞。“想明月湾头、家家笋蕨,井井桑麻。”词人的思绪从眼前的孤寂转向了故乡。“明月湾头”点明了故乡的具体地点,“家家笋蕨,井井桑麻”描绘了故乡春日里生机勃勃、安居乐业的景象,与自己漂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年华不饶倦客,早青梅如豆柳藏鸦。”时光匆匆,不饶恕疲惫的游子,“青梅如豆柳藏鸦”描绘了暮春的景象,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词人感慨自己在外漂泊,青春易逝,进一步强化了羁旅之愁。“欲逐梦魂归去,客窗一夜鸣蛙。”词人想要借助梦境回到故乡,然而“客窗一夜鸣蛙”却打破了这一美好的愿望。蛙鸣声在寂静的夜晚格外刺耳,更增添了词人的孤独寂寞,表现出他无法回到故乡的无奈和惆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许有壬《浣溪沙》

下一篇:元·姬翼《侍香金童·天壤之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