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啊,
"草":草啊。
"折宜":适宜折取,
"看好":值得观赏。
"满地生":满地生长,
"催人老":催人衰老。
"金殿玉砌":生长在华丽的宫殿旁,
"荒城古道":也生长在荒芜的古城和古道边。
"青青千里遥":那青青的草色绵延千里,
"怅怅三春早":心中充满惆怅,感慨春天来得太早。
"每逢南北离别":每当遇到人们向南或北离别,
"乍逐东西倾倒":草也仿佛随风向东或西倾倒。
"一身本是山中人":我本是山中之人,
"聊与王孙慰怀抱":暂且与王孙一起,相互慰藉心灵。
张南史,字季直,幽州人。好弈棋。其后折节读书,遂入诗境,以试参军。避乱,居扬州。再召,未赴而卒。代表作有《同韩侍郎秋朝使院》、《寄中书李舍人》、《殷卿宅夜宴》、《春日道中寄孟侍御》、《江北春望赠皇甫补阙》等,其中以前六首咏物诗最有特色。
1. 分段赏析
“草,草。折宜,看好”,开篇两个“草”字,简洁干脆,直入主题,强调了所咏之物。“折宜,看好”,说明草适宜折取来观赏,传达出草具有可供人欣赏的特质,也流露出诗人对草的关注与喜爱。“满地生,催人老”,描绘了草满地生长的繁茂景象,同时将草的生长与时光流逝、人生老去联系起来。草的一岁一枯荣,让人联想到人的青春易逝,岁月催人老,蕴含着一种对时光匆匆的感慨。“金殿玉砌,荒城古道”,此二句对比鲜明,“金殿玉砌”代表着奢华、高贵的宫廷,是繁华兴盛的象征;“荒城古道”则呈现出荒凉、破败的景象,是落寞衰败的写照。草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都能生长,暗示了草的生命力顽强,同时也通过环境的对比,引发了对历史变迁、人世沧桑的思考。“青青千里遥,怅怅三春早”,“青青千里遥”描绘了草色青青,绵延千里的远景,给人以辽阔、悠远的感觉。“怅怅三春早”则抒发了诗人在早春时节,面对生机勃勃的景象,却心生惆怅。可能是因为春景虽美,却短暂易逝,也可能是联想到自己的人生,有着时光易逝、理想难以实现的怅惘。“每逢南北离别,乍逐东西倾倒”,将草与人间的离别之情相联系。每当人们南北分离,心情如同被风吹拂的草一样,动荡不安。“乍逐东西倾倒”形象地写出了草在风中摇摆不定的姿态,也象征着人在离别时内心的彷徨与无奈。“一身本是山中人,聊与王孙慰怀抱”,诗人最后表明自己本是属于山中的人,有着自然、质朴的本性。“聊与王孙慰怀抱”,是说与那些贵族子弟(王孙)一起,以草为媒介,互相慰藉心灵。传达出诗人在尘世中,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希望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找到心灵寄托的情感。
上一篇:唐·罗隐《韦公子》
下一篇:唐·杜审言《旅寓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