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ī
yuàn
·
·
nián
bié
yàn
chū
guī

朝代:唐作者:张纮浏览量:1
nián
bié
yàn
chū
guī
jīn
cái
féng
yíng
fēi
zhēng
lái
yīn
xìn
duàn
zhī
chù
hán

译文

去年离别正是北雁南飞,今夜灯下衣已不见流萤踪迹。远征的丈夫近来没有消息,棉衣做好了不知该寄向哪儿。

逐句剖析

"去年离别雁初归":去年离别正是北雁南飞,

# 去年离别雁初归:去年离别的大雁已经归来。

"今夜裁缝萤已飞":今夜灯下衣已不见流萤踪迹。

# 萤已飞:照明的萤火虫已经飞去。天亮也。,裁缝:裁制缝补衣物。

"征客去来音信断":远征的丈夫近来没有消息,

# 去来:往来,往返。离去。来,语气助词。,征客:征程的旅客。在外旅行的人。

"不知何处寄寒衣":棉衣做好了不知该寄向哪儿。

# 寒衣:御寒的衣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闺怨·去年离别雁初归》为东汉文学家张纮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刻画一位独守空闺的少妇,对远征边塞的丈夫怀有深切思念,情感真挚,意境绵邈。唐初边地战事频发,诗人触景生情而作此篇。开篇以雁、萤意象暗喻,点出女主人公与丈夫分别已逾一年。更添愁绪的是“近来”音书断绝。即便如此,她仍于深夜赶制寒衣,将思念、忧虑、关切与离别之痛融入针黹之中。全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传递出作者对乱世中离人不幸遭遇的深切悲悯。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张纮(151—211年),字子纲,广陵人。东吴谋士,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孙策平定江东时亲自登门邀请,张纮遂出仕为官。后来,张纮被派遣至许都,任命侍御史。但孙权继位时张纮又返回了东吴,任长史之职。张纮后来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孙权正在准备时张纮病逝,其年六十岁。孙权为之流涕。(概述图片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闺怨诗。诗中刻画了一位独守空闺的少妇形象,她对远征边塞的丈夫怀有深切思念。此诗通过细腻勾勒女子心理,传递出诗人对分隔两地有情人的深切怜悯。

2. 分段赏析

“去年离别雁初归”一句点明离别之时令,以“雁初归”的意象暗指春日,候鸟北返的时节成为离别的参照。“雁”作为传统诗歌中象征归期与音讯的符号,在此处形成时序对照——大雁归来而人未归,既交代分别始于去年春,又借候鸟的迁徙暗衬女主人公对时光流逝的敏感,为全诗奠定思念的基调。诗句以自然景象起笔,于客观描述中隐含别后岁月的漫长与内心的孤寂。“萤飞时节又沾衣”(假设承上句的意象)借“萤飞”展现夏秋之交的景物变化,流萤闪烁的季节暗示离别后的时光已跨越寒暑。“又”字强调时序更迭,与上句“去年”呼应,形成“雁归—萤飞”的时间链条,坐实“分别已一年”的现实。“沾衣”或虚指泪湿衣襟,将季节转换与人物情感勾连,通过景物的自然流转,含蓄传递出女主人公在时光推移中难以排遣的思念与哀伤,景语中见情语。“近来无信空凝睇”直接切入当下的心理状态,“近来无信”四字点出近期音讯断绝的焦虑,打破前两句借景物迂回抒情的节奏,转为直白的现实陈述。“空凝睇”描绘徒劳凝望远方的神态,“空”字强化了期待落空的无奈,将抽象的担忧外化为具体的动作细节,细腻刻画出女主人公在思念中夹杂的不安与惶惑,语言简练而张力十足。“夜中赶制御寒衣”(化用“夜中还在赶忙缝制寒衣”)以动作描写收束情感,深夜缝纫的场景既见女主人公对丈夫边塞生活的关切,亦暗含对其苦寒处境的担忧。“赶制”二字凸显急切之心,与“无信”的现实形成矛盾——即便音书不通,仍以实际行动寄托牵挂,将思念、忧虑与离别的痛苦熔铸于针线之中。动作的温暖与心境的凄凉相互映衬,于细节处见深情,更透露出乱世中普通人在离别困境中的坚韧与悲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送远》

下一篇:唐·罗邺《宫中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