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míng

朝代:唐作者:李颀浏览量:1
jūn
nián
zhuàng
mào
tóng
cǎi
yào
bàng
liáng
sòng
gòng
yán
suí
wēng
cháng
xiǎo
xiàn
zǎi
wǎng
dōng
shān
dōng
yǒu
jiā
shì
yōu
yōu
rén
shì
zhōng
sūn
jiē
lǎo
xiāng
shí
bēi
zhuǎn
péng
bái
hái
gèng
hēi
shēn
qīng
xíng
ruò
fēng
fàn
rán
suǒ
xīn
yún
tóng
chū
suī
zhàng
ān
rán
zhī
shǐ
zhōng
yuàn
wén
shì
cǎi
shān
huā
cóng
yòu
wéi
xiāo
yáo
xún
hóng

译文

苏君你今年多大了,容貌却如同美玉雕琢的孩童一般。在梁宋一带采药,人们都说你像那顺应自然的仙人。你常常辞去小县县令的官职,一心前往东山。从此不再有家室的牵绊,在这悠悠人世间自在生活。你的子孙都已老死,相识的人为你悲伤,如同随风飘转的蓬草。头发白了又能变黑,身体轻盈行走起来如同风一般。你自由自在没有牵挂,心境如同那孤独的云朵。出门虽然只依靠一根拐杖,但你能安然地知晓生命的始终。你想要听闻素女的事情,于是前往山花丛中采药。还引诱我做你的弟子,一起逍遥地寻找葛洪。

逐句剖析

"苏君年几许":苏君你今年多大了,

"状貌如玉童":容貌却如同美玉雕琢的孩童一般。

"采药傍梁宋":在梁宋一带采药,

"共言随日翁":人们都说你像那顺应自然的仙人。

"常辞小县宰":你常常辞去小县县令的官职,

"一往东山东":一心前往东山。

"不复有家室":从此不再有家室的牵绊,

"悠悠人世中":在这悠悠人世间自在生活。

"子孙皆老死":你的子孙都已老死,

"相识悲转蓬":相识的人为你悲伤,如同随风飘转的蓬草。

"发白还更黑":头发白了又能变黑,

"身轻行若风":身体轻盈行走起来如同风一般。

"汎然无所系":你自由自在没有牵挂,

# 汎:一作泛。

"心与孤云同":心境如同那孤独的云朵。

"出入虽一杖":出门虽然只依靠一根拐杖,

# 杖:一作枝。,虽:一作唯。

"安然知始终":但你能安然地知晓生命的始终。

"愿闻素女事":你想要听闻素女的事情,

"去采山花丛":于是前往山花丛中采药。

"诱我为弟子":还引诱我做你的弟子,

"逍遥寻葛洪":一起逍遥地寻找葛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苏明府》是唐代诗人李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围绕友人苏明府展开。开篇对苏君的年龄和外貌进行描写,突出其不似常人的年轻容貌。接着叙述苏君辞去小县县令之职,前往东山隐居,远离家室,在世间自在生活。诗中描述苏君虽子孙老死,但自身状态良好,头发变黑、身轻如风,且心境自由,无牵无挂。最后写苏君邀请诗人听闻素女之事,一同寻找葛洪,体现出苏君对道教的向往以及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全诗展现了苏君隐逸的生活状态和超凡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某种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

李颀(?~753?),唐代诗人,家居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开元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长期隐居嵩山、少室山一带的“东川别业”。交游广泛,与盛唐时一些著名诗人,都有诗作往还。其所作边塞诗,风格豪壮奔放、慷慨深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寄赠友人之作,刻画人物形貌神情颇为生动。笃信道教,相关作品亦多。代表作品有《送魏万之京》。有《李颀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苏君年几许,状貌如玉童。”开篇点明对苏君年龄的好奇,并描绘其容貌如同玉童般年轻,引发读者的兴趣。“采药傍梁宋,共言随日翁。”说明苏君在梁宋一带采药,人们认为他像顺应自然的仙人,进一步突出其超凡的形象。“常辞小县宰,一往东山东。”讲述苏君辞去小县县令之职,前往东山隐居,体现出他对官场的厌弃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不复有家室,悠悠人世中。”强调苏君摆脱家室牵绊,在世间自由生活,展现出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子孙皆老死,相识悲转蓬。”描述苏君子孙老死,相识之人因他的超脱而悲伤,如同转蓬,从侧面烘托出苏君的与众不同。“发白还更黑,身轻行若风。”具体描写苏君在隐居生活中的神奇状态,头发变黑、身轻如风,增添了其神秘色彩。“泛然无所系,心与孤云同。”说明苏君自由自在没有牵挂,心境如同孤云,体现出他超凡的心境。“出入虽一杖,安然知始终。”写苏君出门仅靠一根拐杖,但能安然知晓生命的始终,表现出他对生活的坦然态度。“愿闻素女事,去采山花丛。”叙述苏君想要听闻素女之事,前往山花丛中采药,为后文邀请诗人做铺垫。“诱我为弟子,逍遥寻葛洪。”结尾写苏君引诱诗人做他的弟子,一起逍遥地寻找葛洪,体现出两人对道教的共同向往以及深厚的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吴筠《高士咏·南郭子綦》

下一篇:唐·卢仝《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有所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