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ǎo
táo
hóng
·
·
pàng

朝代:元作者:王和卿浏览量:3
shēn
jiāo
jǐng
xiào
yuān
yāng
jǐn
bèi
fān
hóng
làng
xiē
yún
shōu
qíng
kuàng
nán
dāng
fān
fān
zài
rén
shēn
shàng
ruò
cháng
ruò
ruò
ruò
pàng
biǎn
shěn
dōng
yáng

译文

深更半夜,这一对男女像交颈的鸳鸯一样亲密依偎,那华丽的锦被随着他们的动作翻动,好似红色的波浪涌动。等到云雨之事停歇这场景,真是让人有些招架不住啊,她一翻身翻到了对方身上。身形那叫一个庞大,又长又大,体躯这么粗壮,几乎压扁了瘦弱的情郎。

逐句剖析

"夜深交颈效鸳鸯":深更半夜,这一对男女像交颈的鸳鸯一样亲密依偎,

"锦被翻红浪":那华丽的锦被随着他们的动作翻动,好似红色的波浪涌动。

"雨歇云收那情况":等到云雨之事停歇这场景,

"难当":真是让人有些招架不住啊,

# 难当:难以禁受。

"一翻翻在人身上":她一翻身翻到了对方身上。

"偌长偌大":身形那叫一个庞大,又长又大,

# 偌:如此。

"偌粗偌胖":体躯这么粗壮,

"压扁沈东阳":几乎压扁了瘦弱的情郎。

# 沈东阳:南朝齐梁间诗人沈约,曾官东阳太守,人称沈东阳。沈约有《与徐勉书》:“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谓因多病而腰围瘦损。这里即以“沈东阳”借称瘦腰男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小桃红·胖妓》是王和卿写的一首元代散曲小令,描写的是一个体形较胖的风尘女子,曲中在煞有介事的交代背景后,安排了床上翻身、“压扁沈东阳”的可笑情节,可谓出奇制胜此曲题材与趣味虽难登大雅,但其喜剧性的情节设计与俚俗直白的语言风格,却精准体现了元代谐谑性散曲的两大核心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散曲作家

王和卿(?~?),元代散曲作家。大名(今河北)人。元中统初曾赋《醉中天·咏大蝴蝶》,其名益著。他与关汉卿交善,曾互相嘲谑。王和卿善于学习民间百姓的生动口语,作品有比较醇厚的俗谣俚曲色彩。其有些作品近于戏谑调笑,如《咏秃》《胖妓》等。孙楷第在 《元曲家考略》 中评价他“观其词意跌宕,洵滑稽之雄也”。主要作品有《拨不断·大鱼》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市井谐谑题材元散曲小令诗,通过描写胖妓与瘦弱男子欢好时的滑稽场景,以夸张的体态对比和戏谑的典故化用,表达了诙谐幽默的世俗趣味,暗含对市井生活鲜活风貌的观察与调侃。

2. 分段赏析

首句“夜深交颈效鸳鸯,锦被翻红浪”,以传统文学中“鸳鸯”“红浪”的意象暗示男女欢好,语言看似婉约,实则暗含戏谑。锦被翻涌如红浪,既写动态,又以“红浪”的浓艳色彩渲染情欲氛围,为后文的直白转折埋下伏笔。“雨歇云收那情况,难当,一翻翻在人身上”一句,从云雨缠绵的隐晦描写突转为对动作的直白叙述。“难当”二字既指男子难以承受,又暗含对胖妓体态的调侃。随后“偌长偌大,偌粗偌胖”四组叠词,以市井口语反复强调妓女体型的庞大,语言粗犷直露,与前文的典雅意象形成鲜明反差。末句“压扁沈东阳”化用南朝文士沈约瘦弱的典故,将文人的孱弱形象与市井妓女的魁梧身躯一起描写,暗含对文人阶层无力应对现实窘境的微妙讽刺。这种以历史人物为调侃对象的笔法,符合元代散曲的戏谑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陈基《次韵钱伯行飞云楼小集怀王季野》

下一篇:元·马需庵《望海潮 寄保下胡仲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