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蓦山溪·闺情

朝代:元作者:王和卿浏览量:3
wèn
zhù
shí
zhǐ
bàn
zhe
bǎi
shǒu
zhù
shí
qiāo
kāi
kǒu
fàng
guò
ěr
duǒ
ér
niǔ
dào
céng
gòng
wài
rén
huān
ǒu
ài
qián
chéng
yáo
zhǐ
dìng
méi
shāo
yuè
ér
zhòu

译文

冬天里白日短暂,早又是暮色昏黄。我倚着竹丛边的栏杆一回回候望,衣袖已经冰凉。郎君骑着骏马,究竟在何处狂荡?人声渐歇,夜色转深,想不到今晚又是失望。想来这辈子求些什么,还不是因为你我正当芳年,莫负了好时光。像这样受钳制无法欢娱,怎不叫人愁苦难当。捱一个晚上比九年还长,姑且拿出针线绣鞋,来排遣凄凉。猛然听见马儿的嘶鸣和他的声响。好容易盼见他回来,却是一副烂醉如泥的模样。哎!白白让人家在闺房里等得心凉,他那荡子的情性却一点不改素常。这没出息的在外头混账还露了马脚,内衣的纽扣不曾纽上。好吧,等他酒醒,定然细细盘问一场。问着的时候他一味地摇手赖账,骂他的时候他就是一声不吭。饶不了他,我扭住他的耳朵不放:你说你没同别人搭上,那就对着这梅树梢间的月儿赌咒,把你爱惜将来的盟誓儿再给我讲一讲。

作者介绍

元代散曲作家

王和卿(?~?),元代散曲作家。大名(今河北)人。元中统初曾赋《醉中天·咏大蝴蝶》,其名益著。他与关汉卿交善,曾互相嘲谑。王和卿善于学习民间百姓的生动口语,作品有比较醇厚的俗谣俚曲色彩。其有些作品近于戏谑调笑,如《咏秃》《胖妓》等。孙楷第在 《元曲家考略》 中评价他“观其词意跌宕,洵滑稽之雄也”。主要作品有《拨不断·大鱼》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这首套曲以写景开始,既交代了女主人公冬夜等候丈夫回家的背景,又借杜甫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佳人》)的意境暗示了她的佳人形象。接着让她吐出幽怨和心声,便使读者对她在下文又恨又爱的表现有了充分的理解。幺篇中不信今宵又语淡意深。一个又字回应首曲又早黄昏后的又,显示出男子的狂游晚归已是屡见不鲜。但女子的态度依然是不信,这就见出了她的一往情深。不信并非不承认现实,而是因为女子有着执著的理念:大抵为人图甚么,彼此青春年幼。女子对丈夫别无所图,唯一希冀的就是永远拥有着青春的美好理想。唐玄宗李隆基《好时光》: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代表了古人对少年夫妻及时行乐的祝福和理解。曲中女子也是抱着这样的信念,于是她才会一边等待,又一边怨恨。这种自白只有在曲中才能毫不费力地直诉无余,在诗词等韵体中是不易达到此等效果的。以下的情节曲折多致而富于生活真实。在经过度日如年的等待之后,丈夫终于回到了家,却露出了乔公事的蛛丝马迹。妻子追问,忍不住从嗔骂到动手扭住耳朵,然而最后要求丈夫的仅只是把爱惜前程的月下盟誓再复述一遍。她不愿让自己相信丈夫在外拈花惹草的事实,心中还忘不了当初指定梅梢月儿咒的恋情,这就再度显示出她的善良和痴情。全篇以女子的口吻娓娓诉出,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注重情节的戏剧性,无疑同接受民间说唱文学的影响有关。而散曲套数在逼肖声气、描摹心情、表现生活内容等等方面,确实于韵体中占有特别的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马钰《清心镜 赠裴大器》

下一篇:元·任昱《【双调】沉醉东风_隐居叹朝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