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晚霞":江面上空,晚霞灿烂,
"舟横野渡":小船随意地横靠在野外渡口,
# 舟横野渡:把船停放在野外河边的渡口上。
"网晒汀沙":渔网摊晒在江边的沙滩上。
# 汀沙:水边的沙滩。
"一家老幼无牵挂":一家老小毫无牵挂,
"恣意喧哗":尽情地大声喧闹玩耍。
"新糯酒香橙藕芽":新酿的糯米酒香气四溢,还有香橙、鲜嫩的藕芽,
# 香橙:即广柑。
"锦鳞鱼紫蟹红虾":肥美的鱼儿、紫壳的螃蟹、红亮的小虾。
"杯盘罢":用过餐,杯盘撤去,
"争些醉煞":大家几乎都要醉倒了,
# 争些醉煞:险些饮酒大醉。争些:险些。
"和月宿芦花":最后在月光的陪伴下,于芦花深处安然睡去。
# 和月宿芦花:伴着月光歇宿于芦花荡中。
元代散曲作家
赵显宏(?~?),元代散曲作家。号学村,约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与孙周卿同时。其散曲《叹老》中有“功名不恋我,因此上落落魄魄”句;《闲居》中有“拼了个醒而醉,不管他天和地”句,可知其功名不就,一生落魄。《全元散曲》存其小令21首,套数2套。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绘渔家生活的散曲。描绘了江天晚霞、舟横野渡、网晒汀沙的渔村傍晚美景,展现了一家老幼无牵挂、恣意喧哗的欢乐场景,以及新糯酒、香橙、藕芽、锦鳞鱼、紫蟹、红虾等丰盛的晚餐,最后呈现众人酒足饭饱后在月光下和月宿芦花的闲适状态,表达了渔家自足自乐、无忧无虑的生活情趣。
2. 写作手法
比喻:“锦鳞鱼”里,“锦鳞”以锦绣鳞片比喻鱼,生动展现鱼的色泽艳丽、形态优美,让读者直观想象出鲜鱼的灵动模样;“新糯酒香橙藕芽,锦鳞鱼紫蟹红虾”中,各类食材罗列,似将渔家饮食场景化作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也暗含对渔家丰收、生活富足的夸赞,借比喻让事物特点更鲜明。对偶:“江天晚霞,舟横野渡,网晒汀沙”与“新糯酒香橙藕芽,锦鳞鱼紫蟹红虾”等句,存在对偶呼应。前几句勾勒江天、舟、网的江景,后几句铺陈酒、橙、鱼、蟹等饮食,句式整齐,从写景到写生活,营造出和谐且富有层次的渔家氛围;“一家老幼无牵挂,恣意喧哗”虽未严格对偶,但“无牵挂”与“恣意喧哗”从心理到行为,形成内容上的呼应,让渔家自在状态更突出,增强语言节奏感。拟人:“网晒汀沙”中,“晒”字将渔网拟人化,赋予渔网人类晾晒衣物般的动作,把静态的渔网写活,仿佛渔网也在享受江滩的悠闲;“和月宿芦花”里,“宿”字让人和月、芦花互动,营造出人与自然相融的静谧意境,借拟人使景物、场景更具温情与生动性。
3. 分段赏析
开篇三句“江天晚霞,舟横野渡,网晒汀沙”作者用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江畔渔村傍晚的美景。“江天晚霞”,展现出夕阳西下时,江水与天空被晚霞染成一片绚烂的色彩;“舟横野渡”,写出渔船随意停靠在野外渡口的闲适之态;“网晒汀沙”,描绘出渔网摊晒在江边沙滩上的情景,暗示着一天捕鱼劳作的结束。这三句从大的场景到具体事物,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渔村傍晚静态画面,为后文渔家生活场景的展开做了铺垫。“一家老幼无牵挂,恣意喧哗”,由景及人,通过动态描写,展现出渔家老小无拘无束、尽情喧闹的欢乐场景,体现出渔家生活的轻松自在。“新糯酒香橙藕芽,锦鳞鱼紫蟹红虾”,运用铺陈手法,罗列新酿的糯米酒、香橙、嫩藕芽以及鲜美的鱼、蟹、虾等食物,描绘出渔家晚餐的丰盛,让人仿佛能闻到食物的香气,感受到渔家生活的富足与惬意。“杯盘罢,争些醉煞”,写一家人用餐完毕,几乎都喝醉了,生动地表现出他们用餐时的畅快和满足。“和月宿芦花”,描绘出众人在月光下,于芦花深处安然入睡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展现出渔家生活质朴而美好的一面,也让整首曲在悠然的氛围中结束。
4. 作品点评
这首元曲聚焦渔家的愉悦生活。劳作结束后,渔船横泊于渡口,渔网晾晒在河滩。一家人无拘无束,尽情沉浸在天伦之乐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这般质朴自在生活的倾慕与向往,也鲜明展现出其追求闲适、恬淡,不慕喧嚣的人生态度。
上一篇:元·刘秉忠《清平乐·彩云盘结》
下一篇:元·杨维桢《铜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