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沉醉东风·有所感

朝代:元作者:周德清浏览量:3
yáng
gāo
gāo
guà
féng
shāng
bēi
hǎi
biān
cháng
jiāng
nèi
duō
shǎo
de
jīng
gōng
jiù
chǔ
gēng
fàn
chī

译文

羊续做官,把送来的生鱼在庭前高悬;冯依人,为吃不上鱼而弹铗悲叹。大海旁边,长江里面,有多少渔人垂钓的矶岸。我记起 王安石 当年曾言,江湖隐居,哪里会吃不到鱼羹饭!

作者介绍

元曲学家、音韵学家

周德清(1277~1365),元曲学家、音韵学家。字日湛,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后代,终身不仕。其工乐府,善音律,擅长各体诗文,在当时自成一家。于泰定元年总结时人北曲音韵规律,著《中原音韵》(又称《中州音韵》《中州韵》),被认为是正语之本,变雅之端。《全元散曲》辑存其小令三十一首,套数三套,残句六句。《太和正音谱》评其曲“如玉笛横秋”。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本曲共有四首,除末二句语句不变外,其余三首的起首分别是:流水桃花鳜美,秋风莼菜鲈肥。鲲化鹏飞未必,鲤从龙去安知。藏剑心肠利己,吞舟度量容谁。可见诗人的有所感,是从鱼上生发的。当然用意不在于谈饮食文化,其所感的内容还是社会的人事。本篇起首使用羊续、冯两则与鱼相关的典故,高高挂起与苦苦伤悲相映成趣。两人的态度虽截然不同,但一为官吏,一为门客,都是仕途上的人物,在失去自由身这一点上又有共同之处,所以这两句都是铺垫,用来与接下的三句形成对照。在第三、四、五句中,未出现具体的人物,因为多少渔矶,隐于江湖的渔翁人数太多了。作者采用问句的形式,暗示大海、长江无处不可隐居,从而引出了末尾两句的感想。言下之意,羊续高高挂起是为官清廉,冯苦苦伤悲是怀才不遇,他们都比不上那些散隐各地的无名渔翁。利用鱼的内在联系,引出用世、出世的优劣比较,这种构思是颇为新奇的。荆公即王安石。张光祖《言行龟鉴》:介甫(王安石)在政事堂,云吃鱼羹饭。一日因事乞去,云世间何处无鱼羹饭。但这是元人编的书,从他本人的《临川集》以及相关的宋代笔记中,找不到他题过这样的话。只见清人顾栋高《王荆国文公遗事》引《上蔡语录》,谓王安石作宰相只吃鱼羹饭,得受用底不受用,缘省便去就自在。《上蔡语录》为宋儒谢良佐的语录,同书还有王安石因荐人未遂,拂袖便辞去宰相职务的记述,可见都是出于传闻。徐再思小令《朝天子常山江行》中,也有得闲,且闲,何处无鱼羹饭的曲句,看来已成为元代流传的习语,归于荆公名下,大概就同杜甫游春、孟浩然寻梅等一样,属于约定俗成。鱼羹饭在古人诗文中倒是出处颇早。五代李珣《渔歌子》: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南宋戴复古《思归》:肉糜岂胜鱼羹饭,纨绔何如犊鼻裨。刘克庄《郑丞相生日口号》:江湖不欠鱼羹饭,直为君恩未拂衣。从这些例句中显而易见,鱼羹饭代表着江湖的常餐。推其本原,这三字实同西晋张翰那则思鲈鱼莼羹而决然辞官的著名典故(参看前选张可久《人月圆客垂虹》注)有关系,对于在官者来说,何处无鱼羹饭吃,也就是随时随地都不妨急流勇退、挂冠回乡的意思。小令语言严谨,寓味深长,堪称当行。《录鬼簿续编》载时人对周德清有天下之独步的高度评价,想来就是对这样的作品而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王吉昌《采桑子 赠王姑》

下一篇:元·张宪《送哲古心往吴江报恩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