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zhé
xīn
wǎng
jiāng
bào
ēn

朝代:元作者:张宪浏览量:3
lán
jiāng
qiáo
cháng
láng
zhòu
liáo
niǎo
chūn
hòu
shù
lóng
dìng
zhōng
cháo
huā
suí
fēng
sàn
chá
yān
zhú
xiāo
chéng
qīng
huà
jiè
tōng
xiāo

译文

兰若寺高耸于江桥之上,白天里寺庙的长廊寂静又冷清。春天过后,鸟儿在树枝间啼鸣,龙在禅定之中兴起而使潮水涌动。缤纷的落花如细雨般随风飘散,煮茶的烟雾隔着竹林渐渐消散。日后你又要踏上那远行的路途,希望能与你彻夜畅谈。

逐句剖析

"兰若压江桥":兰若寺高耸于江桥之上,

"长廊昼寂寥":白天里寺庙的长廊寂静又冷清。

"鸟啼春后树":春天过后,鸟儿在树枝间啼鸣,

"龙起定中潮":龙在禅定之中兴起而使潮水涌动。

"花雨随风散":缤纷的落花如细雨般随风飘散,

"茶烟隔竹消":煮茶的烟雾隔着竹林渐渐消散。

"客程他日路":日后你又要踏上那远行的路途,

"清话借通宵":希望能与你彻夜畅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哲古心往吴江报恩寺》是明代张宪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围绕送别友人前往吴江报恩寺展开。首联点明友人要去的报恩寺的位置,描绘出寺庙高耸于江桥之上,长廊在白天寂静冷清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颔联通过“鸟啼春后树”展现春天的生机,“龙起定中潮”则增添了神秘奇幻的色彩。颈联描写花瓣随风飘散、茶烟隔竹消散的画面,进一步烘托出宁静的氛围。尾联表达对当下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可能再次相聚清谈的期许,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清幽,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诗人

张宪(1320~1373),元代诗人。字思廉,号玉笥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曾学诗于杨维桢,负才不羁,漫游四方。至京师,高谈阔论,大言天下事,众人全都惊其才而骇其狂。在京不遇,失意栖遑,还蛰居富春山。张士诚据吴中,曾招之为太尉府参谋,迁枢密院都事。明兴不仕,晚年寄食报国寺以终。其诗长于乐府体和歌行体,诗风主要受李贺影响,色彩浓烈,形象奇特。著有《玉笥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兰若压江桥,长廊昼寂寥​​”:“兰若”点明友人要去的报恩寺,“压江桥”写出寺庙的位置和气势。“长廊昼寂寥”则描绘出白天寺庙长廊的寂静冷清,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鸟啼春后树,龙起定中潮”​​:“鸟啼春后树”描绘了春天鸟儿在树上啼叫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清新之感。“龙起定中潮”则增添了神秘奇幻的色彩,传说龙在禅定之中兴起而使潮水涌动,使诗歌更具意境。“花雨随风散,茶烟隔竹消”​​​​:“花雨随风散”描写花瓣随风飘散的画面,给人一种唯美、宁静的感觉。“茶烟隔竹消”则进一步烘托出宁静的氛围,煮茶的烟雾隔着竹林渐渐消散,让人感受到一种闲适、悠然的意境。​​“客程他日路,清话借通宵​​”:“客程他日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踏上旅途的关切之情。清话借通宵”表达对当下或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是在这样清幽的环境中,对与友人相聚清谈的一种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周德清《沉醉东风·有所感》

下一篇:元·许有壬《木兰花慢 和杜德常中秋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