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āng
diào
·
·
luò
méi
fēng

朝代:元作者:张可久浏览量:3
yuè
míng
guī
xìng
sōng
shāo
yuè
guì
xiāng
yòu
shī
chéng
lěng
quán
tíng
shàng
zuì
guī
lái
wǎn
fēng
shēng
nèn
liáng
qiàng
jīn
chuán
rén
chàng
chūn
wǎn
èr
shǒu
yín
jiāng
àn
cuì
xiù
zhē
shè
méi
xiāo
yíng
míng
miè
xià
西
měi
rén
xiān
guò
huā
shēng
zuó
dōng
fēng
jǐng
西
shī
湿
míng
míng
liǔ
yān
huā
huáng
yīng
luàn
dié
qiū
qiān
jiāng
chūn
shū
suǒ
jiàn
liǔ
wēi
fēng
nào
huā
luò
hān
qíng
kōng
yuǎn
shān
yún
dàn
hóng
zhuāng
ér
shí
èr
sān
cǎi
lián
guī
xiǎo
zhōu
qīng
lǎn
西
qīng
luán
xìn
bái
yàn
shū
wàng
jiāng
nán
mèng
fēi
西
jǐn
yún
shuí
shì
zhǔ
pāi
lán
gān
mǎn
kōng
yān
shù

译文

明月挂在松梢之上,桂子散发着阵阵清香,我又在冷泉亭上写成了诗篇。醉意朦胧地归来,晚风吹来带来丝丝凉意,华丽的船上有美人在低声吟唱。银色的江水在夜色中显得暗淡,美人用翠袖遮挡着,麝香燃尽,露水中的萤火虫闪烁着忽明忽灭的光。来到西湖,美人恰好经过,想起昨夜那打在梨花上的雨声。春风中的景色,西子湖一片湿漉漉、雾蒙蒙,柳烟和花雾交织在一起。黄莺欢快地啼叫着,蝴蝶翩翩起舞,那几架秋千好像把春天都摇走了。微风中柳叶摇曳,仿佛在喧闹,荷花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娇艳,晴空下远处的山峦云雾淡淡。那十二三岁的红衣少女,采莲归来,轻轻地把小舟系在岸边。期盼着青鸾传递来书信,也盼望着白雁带来音信,遥望江南,连梦都难以飞过去。西湖那如锦绣般的云彩,谁才是它真正的主人呢?我独自拍打着栏杆,眼前只有那一片被烟雾笼罩的树林。

逐句剖析

"松梢月":明月挂在松梢之上,

"桂子香":桂子散发着阵阵清香,

"又诗成冷泉亭上":我又在冷泉亭上写成了诗篇。

"醉归来晚风生嫩凉":醉意朦胧地归来,晚风吹来带来丝丝凉意,

"戗金船玉人低唱":华丽的船上有美人在低声吟唱。

"银江暗":银色的江水在夜色中显得暗淡,

"翠袖遮":美人用翠袖遮挡着,

"麝煤销露萤明灭":麝香燃尽,露水中的萤火虫闪烁着忽明忽灭的光。

"下西湖美人忺次过也":来到西湖,美人恰好经过,

"打梨花雨声昨夜":想起昨夜那打在梨花上的雨声。

"东风景":春风中的景色,

"西子湖":西子湖

"湿冥冥柳烟花雾":一片湿漉漉、雾蒙蒙,柳烟和花雾交织在一起。

"黄莺乱啼胡蝶舞":黄莺欢快地啼叫着,蝴蝶翩翩起舞,

"几秋千打将春去":那几架秋千好像把春天都摇走了。

"柳叶微风闹":微风中柳叶摇曳,仿佛在喧闹,

"荷花落日酣":荷花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娇艳,

"拂晴空远山云淡":晴空下远处的山峦云雾淡淡。

"红妆女儿十二三":那十二三岁的红衣少女,

"采莲归小舟轻缆":采莲归来,轻轻地把小舟系在岸边。

"青鸾信":期盼着青鸾传递来书信,

"白雁书":也盼望着白雁带来音信,

"望江南梦飞不去":遥望江南,连梦都难以飞过去。

"西湖锦云谁是主":西湖那如锦绣般的云彩,谁才是它真正的主人呢?

"拍阑干满空烟树":我独自拍打着栏杆,眼前只有那一片被烟雾笼罩的树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双调·落梅风》是元代张可久创作的一组散曲。这组散曲以细腻的笔触,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了西湖的景色与作者的感受。“月明归兴”描绘了作者在冷泉亭上醉酒赋诗,在明月、桂香、清风中乘舟而归的情景,展现出一种闲适惬意;“春晚二首”则通过对西湖春晚景色的描写,如银江暗、萤光灭、柳烟花雾、莺啼蝶舞等,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惆怅的氛围;“书所见”描绘了西湖边采莲少女的天真活泼,为画面增添了灵动之美;“忆西湖”则通过对书信、梦境和西湖烟树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怀念与怅惘之情。全曲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西湖的美景与作者丰富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散曲作家

张可久(1280~1350?),元代散曲作家。号小山,庆元路(今浙江宁波)人,移居杭州。延祐末年任绍兴路吏,历桐庐典史、徽州路税务大使等职,后归隐西湖以终。张可久能诗词,尤以散曲知名于世,与散曲作家乔吉并称“张乔”或“乔张”。今存其小令八百五十余首,套曲九套。作品风格清雅明丽,讲究格律音韵,着力于炼字炼句,对仗工整,常常熔铸诗词名句。《太和正音谱》称“其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如瑶天笙鹤”。生前曾编定《今乐府》《吴盐》《苏堤渔唱》《新乐府》四种散曲集,已散佚。今传有《张小山小令》《小山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月明归兴”赏析:“松梢月,桂子香,又诗成冷泉亭上”,先描绘出一幅明月照松梢、桂子飘香的清幽画面,点明地点在冷泉亭上,且作者在此诗兴大发。“醉归来晚风生嫩凉,戗金船玉人低唱”,写作者醉酒归来,晚风吹来阵阵凉意,乘坐着华丽的船只,听着美人低声吟唱,生动地营造出一种闲适、惬意的氛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悠然自得的心境。“春晚二首(其一)”赏析:“银江暗,翠袖遮,麝煤销露萤明灭”,描绘出一幅昏暗的画面,银色的江水在夜色中显得暗淡,有美人用翠袖遮挡着,麝香燃烧殆尽,露水中的萤火虫闪烁明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朦胧的氛围。“下西湖美人忺次过也,打梨花雨声昨夜”,说明在这样的夜晚,美人来到西湖,而昨夜刚下过雨打梨花的雨,为画面增添了一丝惆怅和凄美,让人联想到落花满地的景象,流露出对春景将逝的淡淡惋惜。“春晚二首(其二)”赏析:“东风景,西子湖,湿冥冥柳烟花雾”,描绘出西湖在春风中,一片湿漉漉、雾蒙蒙的景象,柳烟、花雾交织在一起,如梦如幻,展现出西湖春天独特的朦胧美。“黄莺乱啼胡蝶舞,几秋千打将春去”,黄莺欢快地啼叫,蝴蝶翩翩起舞,而那几架秋千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把春天摇走了,以乐景写哀情,更突出了对春天即将离去的不舍和感怀。“书所见”赏析:“柳叶微风闹,荷花落日酣,拂晴空远山云淡”,描绘出一幅西湖傍晚的美景图,微风中柳叶摇曳,仿佛在喧闹嬉戏,荷花在落日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娇艳,远处的山峦在晴空下云雾淡淡,层次分明。“红妆女儿十二三,采莲归小舟轻缆”,在这样的美景中,出现了一群十二三岁的采莲少女,她们乘坐着小舟归来,轻轻地系上缆绳,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青春活力,少女们的纯真与自然美景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忆西湖”赏析:“青鸾信,白雁书,望江南梦飞不去”,借青鸾、白雁传递书信,却梦不到江南,表达出一种对远方(西湖)的思念和牵挂无法实现的无奈。“西湖锦云谁是主?拍阑干满空烟树”,作者遥问西湖那美丽的彩云谁是它的主人,独自拍打着栏杆,眼前只有满目的烟树,流露出一种对西湖的眷恋以及不知自己在西湖美景中处于何种位置的怅惘,意境深远,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张可久《【中吕】朝天子_道院中碧桃》

下一篇:元·钟嗣成《【南吕】一枝花_自序丑斋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