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蕊珠宫":有一座蕊珠宫,
# 蕊珠宫:道教传说中的仙宫。
"蓬莱洞":有一个蓬莱洞。
# 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青松影里":在青松影里,
"红藕香中":在红藕香中。
"千机云锦重":空中一片片云朵像千机织成的彩锦,
# 千机云锦重:形容天上的云和彩霞像织女用织机织出的千重云锦。
"一片银河冻":天上一道长长的银河像冰一样明亮皎洁。
"缥缈佳人双飞凤":一对佳人双双骑着飞凤,
# 双飞凤:谓凤凰有两只彩翼。,缥缈:隐隐约约的样子。
"紫箫寒月满长空":吹着紫箫向寒月、长空飘逸而去。
# 紫箫:古人多截紫竹制箫笛,故称紫箫。
"阑干晚风":这时候,晚风轻拂着阑干,
"菱歌上下":只听得到处是采菱人所唱的歌,
# 菱歌:采菱人所唱之歌。
"渔火西东":只看见四面是渔船上的灯火。
#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元代散曲作家
张可久(1280~1350?),元代散曲作家。号小山,庆元路(今浙江宁波)人,移居杭州。延祐末年任绍兴路吏,历桐庐典史、徽州路税务大使等职,后归隐西湖以终。张可久能诗词,尤以散曲知名于世,与散曲作家乔吉并称“张乔”或“乔张”。今存其小令八百五十余首,套曲九套。作品风格清雅明丽,讲究格律音韵,着力于炼字炼句,对仗工整,常常熔铸诗词名句。《太和正音谱》称“其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如瑶天笙鹤”。生前曾编定《今乐府》《吴盐》《苏堤渔唱》《新乐府》四种散曲集,已散佚。今传有《张小山小令》《小山乐府》。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散曲,以”中吕·普天乐“为宫调与曲牌,通过细腻的白描手法展现了西湖春日胜景,表达了文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介绍了江南水乡特有的诗性生活方式。
2. 写作手法
想象:“缥缈佳人双飞凤,紫萧寒月满长空。”湖上的箫声引起作者的遐想。前句写作者隐约地好像看到萧史与弄玉这一对佳人乘着飞凤长空飘逸而去,这是虚写。后句写湖上的萧声与天空的寒月引起诗人的遐想,这是想象丰富多彩。比喻:蕊珠宫”是道教传说中的天宫,“蓬莱”则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作者把西湖的美比喻成美不胜收的天宫和仙山,让人联想到西湖的美。夸张:“千机云锦重”,形容天上的云和彩霞象织女用织机织出的千重云锦,幻想与现实相融合,使西湖夜景更加柔媚动人。用典:“缥缈佳人双飞凤,紫萧寒月满长空。”引用箫史、弄玉的故事。箫史善吹箫,秦穆公将喜爱吹箫的女儿弄玉嫁给他。数年后,弄玉乘凤、箫史乘龙,升天而去。(见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
3. 分段赏析
《普天乐·西湖即事》以西湖秋夜为背景,分层次铺陈现实与想象之境。开篇“蕊珠宫,蓬莱洞”以道教仙境起兴,借神话意象虚构缥缈仙界,暗含对西湖超凡脱俗的定位。次句“青松影里,红藕香中”转入实景,通过松影与荷香的视觉、嗅觉叠加,勾勒西湖秋夜清雅基调,形成仙境与现实的初步对照。“千机云锦重,一片银河冻”运用比喻与对比,将晚霞比作织女云锦显其华美,以“银河冻”状月华清冷,虚实相生间强化画面张力。“缥缈佳人双飞凤,紫箫寒月满长空”为全曲想象核心,化用萧史弄玉典故,以虚笔描摹箫声引出的仙侣飞升之景,将现实箫声升华为神话意象,拓展意境深度。结尾“阑干晚风,菱歌上下,渔火西东”收束于实景,通过触觉的晚风、听觉的菱歌、视觉的渔火,以多感官描写定格西湖夜色的静谧,末句“渔火西东”以动态光影呼应开篇仙境,形成虚实回环。全曲以仙界想象升华西湖之美,又以人间烟火气夯实意境,语言凝练典丽,结构虚实相济,兼具元曲典雅特质与江南山水韵致。
4. 作品点评
这首作品为描绘西湖夜色的作品,其意象丰富密集,比喻新颖独特。创作者运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方式,将云霞描绘成帐幔般的形态,使湖山夜景更具柔美韵致。这种意境与实景交融的创作手法,与李商隐《碧城》的含蓄表达、秦观《鹊桥仙》的抒情笔调有相似之处,体现了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的美学传统。
# 这支散曲了无痕迹地将现实景象和幻想世界结合在一起。让想象的翅膀更为自由地飞翔在绚丽天界里,饱览神奇景色;最后又回到了人间。这样写来,不仅真实地再现了月夜西湖清彻瑰丽的自然美,同时更把它诗意化了,有突出的诗画交融的特点。
现代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顾问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下卷)
# 此曲描写西湖美景。作品开头定下了美丽、神奇、变幻的基调,然后充分调动起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和幻觉,通过时空的转换、色彩和光线的变化,把西湖写得有如仙境一般。“青松”“红藕”二句写的是“九里云松”和“曲院风荷”的风光,它们分别是“钱塘十景”和“西湖十景”之一。“缥缈”“紫箫”二句暗用《列仙传》萧史、弄玉乘龙跨凤升天的故事。这支曲子的语言美感十分突出,当得起“清而且丽,华而不艳”(明朱权《太和正音谱》)的称誉。
现代北京师范大学元代文学学会秘书长魏崇武《元曲大辞典》
# 此曲是咏西湖夜景的名篇,很有特色。想象丰富多彩,比喻新颖奇特,幻想与现实、天上与人间融为一体。“清而且丽,华而不艳”,此曲堪称元曲中的杰作。
现代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邓元煊《元曲:彩图版》
下一篇:元·王冕《闸上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