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老妓
"】":】
"娇鸾态":她有着娇鸾般的姿态,
"雏凤姿":雏凤般的风姿,
"正生红闹簇枯枝":恰似那盛开的红花簇拥着干枯的枝丫。
"含香蓓蕾未开时":她就像那含着香气却尚未绽放的花蕾,
"没乱杀莺儿燕子":美得让莺儿燕子都乱了心神。
"【":【幺
"】":】
"恰初春又早残春至":刚刚迎来初春,又很快到了残春时节,
"只愁吹破胭脂":只担心风雨吹破了那如胭脂般的容颜。
"忽惊风雨夜来时":忽然之间,风雨在夜晚来临,令人感到十分惊异,
"零落了千红万紫":千红万紫的花朵都纷纷零落。
"【":【出队子
"】":】
"阑珊春事":春天的景色渐渐衰落,
"恨题绝罗扇诗":满心遗憾在罗扇上题诗。
"玉容香散粉慵施":美丽的容颜香气消散,懒得再施粉黛,
"锦树花残蝶倦时":繁茂的树上花朵凋零,蝴蝶也疲倦了,
"正绿叶成阴子满枝":此时正是绿叶成荫,果实满枝的时候(暗喻青春不再)。
"【":【幺
"】":】
"暮年间刬地知公事":到了晚年却突然懂得了人情世故,
"所为儿都敬持":所做的一切都让晚辈们敬重。
"纵千般打骂是好言词":即使遭受千般打骂,说出口的也都是好话,
"无半点虚脾谎话儿":没有半点虚情假意和谎话,
"衠一派真诚好意思":全都是一派真诚的心意。
"【":【尾
"】":】
"得扶侍容颜越伶俐":如今她被人服侍着,容颜反而愈发伶俐,
"旧风流不减动些儿":她往日的风流韵味一点都没有减少,
"一个鞋样儿到悭了多半指":只是鞋子的尺码却小了多半指(暗示她已年老,身体萎缩)。
元代散曲家
曾瑞(1260?~1330?),元代散曲家。字瑞卿,号褐夫,祖籍大兴(今属北京)。因喜江浙人才风物而移家南方,终身不仕。其散曲作品风格多样,豪放与清丽并存,内容多写闺情及市井生活,亦有笑傲烟霞、讽刺时事之作。又不避俚俗,有时以市井语入曲中,继承了早期散曲通俗本色的传统。其创作的散曲作品有〔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四时闺怨》,〔南吕·四块玉〕《闺情》,〔般涉调·哨遍〕《思乡》等。著有散曲集《诗酒馀音》,今佚。
1. 分段赏析
【赠老妓】“娇鸾态,雏凤姿,正生红闹簇枯枝。含香蓓蕾未开时,没乱杀莺儿燕子”,将老妓年轻时比作娇鸾雏凤、含香蓓蕾,魅力非凡,引得莺燕心乱,又以“正生红闹簇枯枝”展现如今艳丽与衰老的反差,形成强烈对比。【幺】“恰初春又早残春至,只愁吹破胭脂。忽惊风雨夜来时,零落了千红万紫”,以春景变化喻老妓命运,初春到残春,好似其青春短暂,风雨吹落百花,象征其容颜在时光和生活磨难中消逝。【出队子】“阑珊春事,恨题绝罗扇诗。玉容香散粉慵施,锦树花残蝶倦时,正绿叶成阴子满枝”,描绘春事衰落,老妓容颜不再,无心梳妆,以“绿叶成阴子满枝”暗喻其青春已逝,满是遗憾。【幺】“暮年间刬地知公事,所为儿都敬持。纵千般打骂是好言词,无半点虚脾谎话儿,衠一派真诚好意思”,夸赞老妓晚年懂事,做事敬慎,言语真诚,展现其性格中美好的一面。【尾】“得扶侍容颜越伶俐,旧风流不减动些儿,一个鞋样儿到悭了多半指”,说她服侍人愈发伶俐,往昔风流仍在,却以鞋样变小暗示其身体衰老,意味深长。
下一篇:元·冯子振《【正宫】鹦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