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ēn
chū
xià

朝代:元作者:邵亨贞浏览量:3
hòu
lín
shēn
zhú
sǔn
féi
tóu
fēng
liǔ
huā
fēi
chái
mén
yǎn
绿
yīn
jìng
rén
zài
xián
chuāng
shì
zhù

译文

雨后的深林里,竹笋正肥美地生长,渡口边狂风劲吹,柳花如飞雪般飘扬。柴门虚掩着,任由绿阴在寂静中流淌,有人闲适的在窗前,试穿刚裁的苎麻衣裳。

逐句剖析

"雨后林深竹笋肥":雨后的深林里,竹笋正肥美地生长,

"渡头风急柳花飞":渡口边狂风劲吹,柳花如飞雪般飘扬。

"柴门不掩绿阴静":柴门虚掩着,任由绿阴在寂静中流淌,

"人在闲窗试苎衣":有人闲适的在窗前,试穿刚裁的苎麻衣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贞溪初夏(其一)》为元代诗人邵亨贞所作。诗中先写雨后深林里竹笋生长旺盛,展现自然生机;接着描绘渡头处风势急促,柳花随风飞舞,呈现初夏时节的动态景致。后两句转而刻画居住环境,柴门敞开,绿荫环绕的宁静中,有人在窗边试穿苎麻衣物,透出日常生活的闲适感。全诗以平实笔触勾勒贞溪初夏的自然景观与生活场景,语言质朴,意境平和,呈现出贴近日常的宁静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末明初词人

邵亨贞(1309~1401),元末明初词人。字复孺,号清溪(或作贞溪)。祖籍严州淳安(今属浙江),徙居华亭(今上海松江)。曾任松江府学训导,后其子邵佳因罪系狱,邵亨贞亦受牵累。邵亨贞熟谙经史,在书法、医卜、阴阳、佛老等方面均有造诣,工诗善词,尤长倚声。前期词作,多涉及读书交游、诗酒唱和。元明易代之际,其词拓宽了关注视野,将山河巨变、乱世生活写入词句中。入明之后的词作,多凄凉感伤。《风入松·与李仲舆叙旧》《春草碧·乱离避世无方略》《虞美人·谢张芳远惠杏花》等均有名。有《野处集》《蚁术诗选》《蚁术词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乡村生活诗。诗歌描绘了贞溪初夏的乡村景色和生活场景,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营造出宁静闲适的生活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初夏生活的喜爱。

2. 分段赏析

《贞溪初夏(其一)》一诗依次描绘了江南初夏的不同场景。首句“雨后深林竹笋肥”,写雨后深林中竹笋饱满肥硕,“肥”字体现出雨水滋润下竹笋的旺盛长势。次句“渡头风急柳花飞”,视角转到渡口,急风吹动柳花纷飞,“急”与“飞”展现出动态的风絮景象,和前句的林间静物形成动静对比。第三句“柴门不掩绿阴静”,画面回到居处,柴门敞开,周围绿荫笼罩,环境静谧,“不掩”暗示主人的闲适,“静”字凸显出夏日的清幽氛围。末句“人在闲窗试苎衣”,写有人在窗边试穿苎麻布衣,“试苎衣”是应和初夏时节的生活细节,“闲窗”进一步烘托出悠然的生活状态。全诗通过“雨后竹笋”“风急柳花”“柴门绿阴”“试穿苎衣”等景象,从自然景物到生活场景逐步推进,用“肥”“急”“飞”“静”“试”等字词,细致呈现了初夏时节的物候变化与乡村生活的平和景象,语言简洁,画面感强,自然流露出对时节更替中日常情景的观察与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吴讷《战昱岭关》

下一篇:元·迺贤《李老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