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中好":闲静时光多美好,
"尽日松为侣":整天与青松相伴为友。
"此趣人不知":这种幽趣世人难以知晓,
"轻风度僧语":微风轻轻传送着僧人的细语。
"闲中好":闲静时光多美好,
"尘务不萦心":尘世杂务不萦于心。
"坐对当窗木":静坐面对窗前的树木,
"看移三面阴":看那树影在三面墙上缓缓移动。
"闲中好":闲静时光多美好,
"幽磬度声迟":深远的磬声悠悠传来。
"卷上论题肇":翻开论著讨论僧肇的哲思,
"画中僧姓支":画中的僧人像似是高僧支遁的模样。
唐代文学家、小说家
段成式(803?~863),唐代文学家、小说家。字柯古,临淄(今山东邹平东北)人。以父文昌荫为秘书省校书郎,历任尚书郎、吉州刺史等职,官至太常少卿。段成式工骈文,与温庭筠、李商隐齐名,三人俱排行十六,时号“三十六体”。其现存诗多是绝句和律诗,词采艳丽,风格清丽秀美。其《酉阳杂俎》为唐人笔记名著,后世誉为“小说之翘楚”。著有《庐陵官下记》《汉上题襟集》。后人辑有《段成式诗》。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游长安诸寺联句·永安坊永寿寺·闲中好》这是一首五言组诗,也是一首闲适诗、寺院诗。组诗共三首,均以“闲中好”起笔,描绘了长安永寿寺中与松相伴、看树影移动、听幽磬度声等寺院日常场景,融合自然景物与佛教元素,展现了对闲适生活的细腻体悟、对禅意境界的向往以及中唐文人寄情佛刹、以静为美的生活风尚与审美取向。
2. 分段赏析
《游长安诸寺联句·永安坊永寿寺·闲中好》通过白描手法与细腻的感官捕捉,勾勒出寺院闲适中的清幽意境与文人哲思。首章“尽日松为侣”以“松”为高洁孤寂的象征,暗合寺院超脱尘世的氛围,“尽日”二字强化了诗人对自然相伴的专注与自得;“轻风度僧语”从听觉切入,以微风传送的细碎僧语反衬环境的静谧,达到“以动衬静”的效果。次章“尘务不萦心”直抒胸臆,点出“闲中好”的核心——抛却俗务的心灵自由,“看移三面阴”则通过视觉上树影随日光移动的动态描写,展现时间的悠然流逝,在静坐观物中蕴含对“静趣”的细腻体悟。末章“幽磬度声迟”以悠长的磬声营造空寂的禅意空间,“迟”字既写声音的悠远,亦暗合心境的沉静;“卷上论题肇”引入佛教典籍(僧肇《肇论》)与高僧典故(支遁),将寺院生活与文人对佛理的研习结合,于雅静中见精神追求。全诗语言简淡而意象丰富,通过“松”“木”“幽磬”等景物与“度”“移”“卷”等动词的精准运用,在视听交织的碎片化场景中,自然流露对闲适生活的沉醉、对禅意境界的向往,以及中唐文人寄情佛刹的审美取向。
上一篇:唐·鲍溶《霓裳羽衣歌》
下一篇:唐·王梵志《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