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烟生窗午轻凝":窗户上生出玉色的烟雾,在午间轻轻凝结,
# 午:一作下。
"晨华左耀鲜相凌":晨光闪耀,色彩鲜艳相互辉映。
"人言天孙机上亲手迹":人们说这是织女在织机上亲手织就的痕迹,
"有时怨别无所惜":有时带着离别的哀怨却毫不吝惜。
"遂令武帝厌云韶":竟使得汉武帝厌倦了云韶之乐,
"金针天丝缀飘飘":金针牵引着天丝,飘飘摇摇。
"五声写出心中见":五种音律写出了心中的景象,
"拊石喧金柏梁殿":在柏梁殿上敲击金石,金声喧闹。
"此衣春日赐何人":这件衣服在春天赐给了何人,
"秦女腰肢轻若燕":秦女腰肢轻盈得如同燕子。
"香风间旋众彩随":香风回旋,五彩光影随之舞动,
# 间:一作闲。
"联联珍珠贯长丝":一串串珍珠贯穿在长长的丝线上。
"眼前意是三清客":眼前仿佛是三清之境的仙人,
"星宿离离绕身白":星宿稀疏地环绕在身旁,洁白如雪。
"鸾凤有声不见身":鸾凤发出声响却不见其身影,
"出宫入徵随伶人":随着乐师弹奏的宫音、徵音翩翩起舞。
"神仙如月只可望":神仙如同月亮只能远远仰望,
"瑶华池头几惆怅":在瑶华池畔不禁生出几分惆怅。
"乔山一闭曲未终":黄帝葬于乔山后乐曲尚未终了,
"鼎湖秋惊白头浪":鼎湖在秋天泛起令人惊心的白头浪。
中唐诗人
鲍溶(?~?),唐代诗人。字德源,自称“楚客”。早年北游太原,后游宣州、越州。元和进士,仕宦不显。一生漂泊四方,穷愁潦倒,终客死异乡。诗论家张为的《诗人主客图》尊其为“博解宏拔主”,将其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孟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其诗多怀古感兴、道途旅思之作。代表作品有《怀仙二首》《将归旧山留别孟郊》。
1. 分段赏析
“玉烟生窗午轻凝,晨华左耀鲜相凌。人言天孙机上亲手迹,有时怨别无所惜”:开篇描绘了霓裳羽衣出现时的神秘氛围,如玉烟在窗前凝结,晨光闪耀。接着点明其来源是织女亲手所织,且带着离别的哀怨,为诗歌增添了浪漫而忧伤的色彩。“遂令武帝厌云韶,金针天丝缀飘飘。五声写出心中见,拊石喧金柏梁殿”:引入汉武帝的历史典故,说明霓裳羽衣的魅力让汉武帝厌倦了云韶之乐。“金针天丝缀飘飘”进一步描绘了霓裳羽衣的华美,“五声写出心中见”则赋予其音乐的内涵,使其更具艺术感染力。“此衣春日赐何人,秦女腰肢轻若燕。香风间旋众彩随,联联珍珠贯长丝”:将霓裳羽衣与秦女联系起来,描绘了秦女身着霓裳羽衣时的轻盈姿态。“香风间旋众彩随”等句,生动地展现了霓裳羽衣的华美和灵动。“眼前意是三清客,星宿离离绕身白。鸾凤有声不见身,出宫入徵随伶人”:营造出一种空灵、缥缈的神仙境界,诗人仿佛看到霓裳羽衣的主人如同三清之境的仙人,鸾凤相伴,随着乐师的弹奏翩翩起舞,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神秘色彩。“神仙如月只可望,瑶华池头几惆怅。乔山一闭曲未终,鼎湖秋惊白头浪”:表达了诗人对神仙境界的向往以及面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惆怅之情。借黄帝葬于乔山、鼎湖秋浪的传说,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