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三径吐幽丛":故乡园子里的小路旁已经开出了菊花,
# 幽丛:幽幽的花丛,这里指菊花。,三径:借指归隐者的家园。,故园:古旧的林苑,也借指故乡。
"一夜玄霜坠碧空":一夜之间白霜从天而降落在花上。
# 玄霜:这里指霜。
"多少天涯未归客":有多少远在他方为客的未归人啊,
"尽借篱落看秋风":只能借着篱笆看看秋天的景色。
# 篱落:篱(lí),即篱笆。柳宗元《田家》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尽借:一作:借人。
“江南四才子”之一
唐寅(1470~1523),明代画家。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年)中乡试解元。次年会试,因牵涉程敏政科场舞弊案而未被录取。后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唐寅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江南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其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笔墨秀润峭利,景物清隽生动,融汇南北画风;兼善书法,取法赵孟頫,奇峭俊秀。工诗文,文以六朝为宗;诗初多秾丽,中尚平易,晚则纵放不拘成格。代表作品有画作《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风木图》等。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菊诗。借故园篱畔的秋菊凌霜而开、静待归客的景象,写出菊花不争春色、独守清秋的淡泊,又以“天涯未归客”自喻,将赏菊人与花魂相映,在篱落秋风间寄托了一份自甘寂寞、淡泊自守的文人情怀。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全诗以菊花为寄托,以菊喻人,含蓄表达诗人淡泊自守的志趣。
3. 分段赏析
《菊花》前两句“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以白描勾画秋菊淡放之姿。“吐幽丛”写其生于故园小径,悄然绽放而不争艳;“玄霜坠碧空”暗喻菊花如寒霜自天而落,既点明秋意骤至的时令,又以“坠”字赋予动态,于静景中见凛然气韵。两句未直写花色形貌,却借“幽”“玄”之色与天降寒霜的联想,烘托出菊花清冷孤高的品性。后两句“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由菊及人,以“篱落秋风”勾连物我。“天涯未归客”既是羁旅游子的泛指,亦暗含诗人自身漂泊的况味;“借看秋风”则将赏菊者置于萧瑟秋景中,菊花的静默与看客的孤寂相映,既写菊耐寒独放的坚韧,又托出诗人如菊般甘守寂寞、淡泊自持的心志。全诗语言浅近如话,却以“看秋风”的微妙动作,将咏物与抒怀自然融通,延续陶渊明以来菊花喻隐逸的传统,又在平实中见深婉。
上一篇:明·高启《罗敷行》
下一篇:明·于谦《除夜太原寒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