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炼金丹不坐禅":我既不炼丹求仙也不参禅修行,
# 坐禅:指佛家教徒静坐潜修领悟教义。,炼金丹:指修仙求道。金丹:古代方士用黄金、丹砂等炼成的药物。
"不为商贾不耕田":既不经商做买卖也不耕田务农。
# 耕田:务农。,商贾:经商。
"闲来写就青山卖":闲暇时画幅青山绿水去卖,
# 写就青山卖:指卖画。写就青山:绘画。
"不使人间造孽钱":绝不使用这世上造孽得来的钱。
# 造孽钱:来路不正的钱。造孽:本作“造业”,乃佛教用语,即要遭报应的作恶。
“江南四才子”之一
唐寅(1470~1523),明代画家。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年)中乡试解元。次年会试,因牵涉程敏政科场舞弊案而未被录取。后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唐寅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江南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其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笔墨秀润峭利,景物清隽生动,融汇南北画风;兼善书法,取法赵孟頫,奇峭俊秀。工诗文,文以六朝为宗;诗初多秾丽,中尚平易,晚则纵放不拘成格。代表作品有画作《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风木图》等。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言志诗。表达了诗人在经历科举舞弊案陷入困境后,不随波逐流,不贪图世俗名利,以卖画自食其力,坚守清高、洒脱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志向,展现了其不羁的性格。
2. 分段赏析
诗的前两句“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连续运用四个“不”字,鲜明地展现出诗人在舍弃功名利禄后,对一些行为的决然不为。“不炼金丹不坐禅”,意味着他既不修道求仙,也不向佛参禅。唐寅是一位不阿谀权贵的人,同时又不舍世俗之乐,他那种如“高楼大叫秋觞月,深幄微酣夜拥花”这般放浪的生活方式,或许会遭人批判,可他作为封建礼教叛逆者的那份精神,却值得肯定。此句颇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意味。“不为商贾不耕田”,则表明他不涉足人间产业。“不为商贾”是他不屑为之;“不耕田”则是自谦不能为之,恰似孔夫子所言“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四个“不”字连贯而下,语气极为干脆利落。后两句“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唐寅作为画家,其画作与祝允明、文徵明齐名。他不贪恋荣华富贵,也不羞于身处贫贱,以卖文鬻画、自食其力为荣。“闲来写就青山卖”,这是何等令人钦佩,这是精神财富创造者应有的豪迈之语。能作画售卖,自是有超凡的笔墨功力,这既是实情,也透露出他的自负。有些假清高之人常以卖画收取润笔费为耻,却不知这是售卖自身的知识产权,和写文章获取稿酬一样理所应当。所以作者能大声呼喊:“谁来买我画中山”这样挣来的钱用得安心。紧接着,诗人又反转一笔:“不使人间造孽钱”。这一句尤为豪迈,它批判了所有通过巧取豪夺、贪污受贿、投机倒把、偷盗抢劫、诈骗赌博等非法手段获取的收入,这些钱财从获取到花费皆是“造孽”,正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此句引人深思。
# 这首诗表现了唐伯虎蔑视富贵、放浪不羁的个性和价值观。语言平白如话,议论寓于形象,痛快淋漓,最能代表唐伯虎的才子风流本色。
现代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孙朝成《三千年选解三百首:中国传统诗词摘珍解妙》
# 清清白白做人,正正当当谋生。“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何况其余!这就是中国人传统的美德。思想染上铜臭而知惭愧的人,请读唐伯虎《言志》诗。
现代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周啸天《元明清名诗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