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明作者:周玉如浏览量:3
dāng
cán
huán
jiā
xuě
zhèng
fēi
sān
nián
rěn
jiàn
hóng
鸿
guī

译文

回想当年腊月将尽时,我踏雪归家正逢大雪纷飞。整整三年没有收到只字片语,如今不忍看那鸿雁南归。

逐句剖析

"忆昔当残腊":回想当年腊月将尽时,

"还家雪正飞":我踏雪归家正逢大雪纷飞。

"三年无一字":整整三年没有收到只字片语,

"不忍见鸿归":如今不忍看那鸿雁南归。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忆父》是明代诗人周洁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岁末风雪为背景,通过归家途中与三年无家书的对比,抒发了深切的思亲之情。前两句描绘残冬飞雪的归途场景,后两句转入对音讯全无的沉痛叙述,由景及情,层层递进。“不忍见鸿归”的结句尤为动人,将盼信不至的失落与睹物伤情的矛盾心理表达得真切自然。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在平实的叙述中流露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周洁,字玉如,家江东城南胭脂巷中。年十四,归应天府判张鸣凤。张罢官,携归临桂数年后,诒书省父,寄诗一册,名《云巢诗》,金陵人竞传写之。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忆昔当残腊”:开篇“忆昔”二字就定下全诗基调——这是一首回忆之作。“残腊”指腊月将尽之时,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这个时间点的选择很有深意,岁末本就是思亲怀乡之情最浓的时刻,加上严寒的天气,更添几分凄凉之感。“还家雪正飞”:“还家”本该是温暖的,但“雪正飞”的天气让这份归家变得艰难。画面中,我们看到一个人在漫天风雪中独行,雪花模糊了视线,也模糊了归途。这里的“雪”不仅是自然景物,更像是在暗示诗人内心的寒冷与迷茫。“三年无一字”:这句突然从写景转入叙事,时间跨度一下子拉长到三年。“一字”强调连最简短的家书都没有,这种音讯全无的状态令人揪心。在古代通讯不便的情况下,三年没有家书往往意味着不好的事情,诗人的担忧焦虑可想而知。“不忍见鸿归”:鸿雁是古代传递书信的象征,“鸿归”本该带来期盼已久的家书。但诗人用“不忍见”三个字,道出了最痛心的现实——即便鸿雁归来,也依然没有家书。这种期待落空的痛苦,让诗人连看都不敢看南归的鸿雁,生怕再次失望。一个“忍”字,写尽了思念与担忧交织的复杂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下一篇:明·唐寅《牡丹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