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ùn
qiān
xiàn
yuán
chūn
qíng

朝代:明作者:王守仁浏览量:3
chéng
yáng
chéng
wài
xuě
xiāng
jiāng
shí
yīn
qíng
zhī
zào
zēng
shì
rén
xīn
wèi
píng
bǎi
lóu
tái
xián
dào
yǐng
máo
sōng
zhú
xiè
hán
shēng
qīn
màn
chóu
jiāng
hái
duō
shǔ
míng

译文

城里有夕阳而城外却下雪,相距十里天气竟不一样。可知道造物主是何心意?莫非人心中的苦难还没有磨平。御史府的楼台倒影在水中,茅屋松竹流泻出寒冷的信息。有布被不要担心睡觉冻僵,多一点耐心总会等到天明。

逐句剖析

"城里夕阳城外雪":城里有夕阳而城外却下雪,

"相将十里异阴晴":相距十里天气竟不一样。

# 相将:相聚。

"也知造物曾何意":可知道造物主是何心意?

# 也知:有谁知道。

"底事人心苦未平":莫非人心中的苦难还没有磨平。

# 底事:此事。底,作疑问代词,相当于此、这。

"柏府楼台衔倒影":御史府的楼台倒影在水中,

# 柏府:御史府。

"茅茨松竹泻寒声":茅屋松竹流泻出寒冷的信息。

"布衾莫谩愁僵卧":有布被不要担心睡觉冻僵,

# 布衾:棉被。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

"积素还多达曙明":多一点耐心总会等到天明。

# 积素:指积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明代诗人王守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开篇以“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生动勾勒出贵州山区在元日这天十里内气候迥异的奇妙景象。诗人借景抒情,前四句借自然天气的变化引发对自然规律和人心状态的思索;后四句聚焦柏府楼台、茅茨松竹等景致,营造出优美的画面与清新的意境。全诗虽以写景为主,但字里行间渗透着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强烈向往。王守仁以质朴的笔触,将生活情趣与深刻哲理巧妙融合,让读者在领略自然之奇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尽显大家风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阳明学派”的创立者

王守仁(1472~1529),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追谥文成,余姚(今属浙江)人。王守仁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所创学派被称为“阳明学派”。他初习程朱理学与佛学,后转陆九渊心学,并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成为理学内部心一元论的最大代表。王守仁在“心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而后提出“致良知”思想,认为“良知”人皆有之,故愚夫、愚妇都能成为圣人。其“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宋儒“知先行后”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其学说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在明代中期以后影响很大,还流行到日本。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38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描绘自然与寄寓期望的诗。描绘了贵州山区初春时节,城里夕阳与城外雪并存,十里内阴晴各异的奇特景象,还刻画了柏府楼台、茅茨松竹等景致。通过这些景象,营造出优美清新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奇妙变化的敏锐洞察。同时,通过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强烈向往。

2. 写作手法

对比:“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将城内夕阳与城外白雪、十里内不同的阴晴状况进行对比,突出自然景象的差异,引发读者对自然奇妙变化的思考。借景抒情:“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借柏府楼台的倒影、茅茨松竹发出的寒声等景色,抒发内心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景色的欣赏,也蕴含对人生境遇的感怀。

3. 分段赏析

首联:“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诗人开篇就描绘了一幅奇特的画面,城里是夕阳西下的黄昏之景,而城外却是白雪纷飞的寒冬之象,短短十里,天气截然不同。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奇妙,也为下文诗人的感慨埋下伏笔,引发读者对这种差异的好奇与思考。颔联:“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面对如此奇特的自然景象,诗人不禁对大自然的安排发出疑问,不知道造物者为何要如此设计。同时感慨人心面对这种自然的差异,难以平静。此联由景入情,从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过渡到对人心的思考,使诗歌的内涵得到深化。颈联:“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诗人将视角转向不同的场景,柏府的楼台倒映在水中,茅茨旁的松竹在寒风中发出声响。“衔倒影”生动地描绘出楼台与倒影相连的画面,“泻寒声”则形象地表现出松竹在风中发出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寒意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对生活场景的细腻感受。尾联:“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诗人在这里劝慰自己和他人,不要因为寒冷而忧愁地僵卧在被窝里,要知道到天亮时,积雪会更加洁白。此联以景结情,通过对积雪在曙光下更洁白的想象,表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要保持希望,积极面对。

4. 作品点评

《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虽着重于景致描绘,却在字里行间蕴藏着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深切期许。诗中勾勒出的画面宛如绮丽的山水图,灵动且优美,营造出的意境清新而脱俗,别具一格。它既有对日常生活细致入微的捕捉,满溢着生活情趣,又于不经意间蕴含着值得反复咂摸的哲理,情与理交融,给人以丰富而独特的阅读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宋濂《王冕好学》

下一篇:明·周玉如《忆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