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银河倾碧落":一道银河般的瀑布从青空倾泻而下,
"耳根于此洗尘嚣":入耳的涛声在此洗净了尘世喧嚣。
"要知尽日支吾处":若问我整日流连徘徊之处在何方,
"五老峰前三峡桥":正是那五老峰前的三峡桥边小道。
“江南四才子”之一
唐寅(1470~1523),明代画家。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年)中乡试解元。次年会试,因牵涉程敏政科场舞弊案而未被录取。后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唐寅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江南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其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笔墨秀润峭利,景物清隽生动,融汇南北画风;兼善书法,取法赵孟頫,奇峭俊秀。工诗文,文以六朝为宗;诗初多秾丽,中尚平易,晚则纵放不拘成格。代表作品有画作《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风木图》等。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山水诗。描绘了瀑布如银河倾碧落的壮丽景象,展现其磅礴气势。通过写观瀑时耳根洗尘嚣,表达了远离尘嚣、心境清净之意,最后点明尽日流连之处在五老峰前三峡桥。借壮美的瀑布及周边山水景象,写出了对清幽山水的喜爱与超脱尘嚣的心境。
2. 分段赏析
首句“一派银河倾碧落”,以比喻手法将瀑布比作从碧落倾泻而下的银河,“倾”字赋予瀑布动态感,生动展现其磅礴奔涌的壮丽气势,勾勒出开阔宏大的视觉图景。第二句“耳根于此洗尘嚣”,从听觉与心灵感受切入,“洗尘嚣”三字传达出瀑布声响仿佛能洗净尘世喧嚣的意趣,借自然之声写心境之静,含蓄表达诗人远离俗务、澄明通透的精神追求。第三句“要知尽日支吾处”,以“要知”设问,“支吾处”指终日流连之所,此句承上启下,既收束前两句观瀑的感受,又以悬念引出下文具体地点,使诗意产生顿挫与递进。第四句“五老峰前三峡桥”,点明观瀑地点为五老峰前的三峡桥,“五老峰”与“三峡桥”的组合兼具自然景观的雄奇与人文典故的厚重感,为全诗增添空间纵深感,使壮丽的瀑景与悠远的意境依托于具体场景,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