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戟森严虎豹蹲":剑戟排列森严如猛虎踞伏,
"直从开辟见乾坤":自古开天辟地以来便见证天地格局。
"山连列郡趋东海":群山连绵连接郡城直指东海方向,
"地拥层城壮北门":地势环抱层叠城墙拱卫北方要塞。
"万里朔风须却避":万里北风呼啸而来必被阻挡,
"千年王气镇长存":千年帝王之气始终稳固长存。
"磨崖拟刻燕然颂":想在崖壁刻写燕然山的颂德碑文,
"圣德神功未易论":圣明德行与神武功绩实在难以评说。
明代文学家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祖籍茶陵(今属湖南)。居朝五十年,入阁十五年。以馆阁大臣领袖文坛,“天下翕然宗之”,形成以他为首的茶陵派,开“前七子”倡导复古之先河。其诗“出入宋元,溯流唐代”。他为文典雅流丽,试图以复古来扭转台阁体的流弊,主编《大明会典》《历代通鉴纂要》《宪宗实录》《孝宗实录》等。著有《怀麓堂集》《怀麓堂续稿》等。
1. 分段赏析
“剑戟森严虎豹蹲”:首句以兵器与猛兽的意象组合,刻画居庸关的军事威严。剑戟森然排列如猛虎踞伏,既写实关隘的防御工事,又暗喻戍边将士的刚毅精神,通过静态物象传递出动态的肃杀之气,奠定全诗雄浑基调。“直从开辟见乾坤”:次句以时空维度拓展诗意境界。“开辟”暗指天地形成之初,赋予居庸关创世般的永恒感;“乾坤”象征天地秩序,凸显关隘作为天地枢纽的地理地位。此句通过宏大视角,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沧桑融为一体。“山连列郡趋东海”:第三句转向空间铺陈,山脉连绵连接郡县,最终指向东海。展现居庸关作为屏障的地理位置,且暗示其拱卫京畿的战略价值,空间意象的延展强化了雄浑气象。“地拥层城壮北门”:第四句聚焦防御体系,“层城”指多重城墙,叠加强化关城的坚固性;“壮北门”以拟人手法赋予关隘守护北疆的使命感。此句通过建筑实体与功能属性的结合,深化了居庸关作为军事要塞的象征意义。“万里朔风须却避”:第五句转写自然气候,以“朔风”的凌厉反衬关城之雄伟。动词“却避”赋予自然力量拟人化退却的动态,通过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人类工程的伟力。“千年王气镇长存”:第六句升华主题,将关隘的物理存在与王朝气运相联结。“千年”凸显历史纵深,“镇”字赋予王气以实体化力量,通过时空交叠的意象组合,完成从地理景观到精神象征的升华。“磨崖拟刻燕然颂”:第七句引入历史典故,东汉窦宪燕然勒功的史实被化用。通过“拟刻”动作,既表达对往昔功业的追慕,又暗示当下功绩值得铭刻,历史与现实形成互文关系。“圣德神功未易论”:尾句以议论收束全篇,避免直接颂扬而留有余韵。“未易论”三字既体现对帝王功业的敬畏,又暗含历史评价的复杂性。此句以克制笔法收束磅礴气象。
上一篇:明·曾棨《居庸叠翠》
下一篇:明·金幼孜《居庸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