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ì
wèi
zhǎng
jiào
xiè
xiān
shēng
zuò

朝代:明作者:李东阳浏览量:3
pàn
chí
guò
xīn
shuǐ
zhǎng
jiāng
nán
guì
zhǎng
shā
biān
xìng
shí
tūn
shuǐ
xíng
yún
lái
wǎng
jiān
zhǒng
lèi
duō
biàn
duǎn
zhě
zhēn
xiàn
线
sān
nián
yǎng
lín
jiǎ
chéng
wàn
kōng
jiē
huà
jiàn
guān
běi
西
dān
qīng
gǎi
bìn
chéng
yáo
lián
tiān
fēi
téng
cháng
chūn
fēng
zhǎng
yǎng
shí
huàn
píng
shuǐ
fēn
zài
jiàn
sān
tàn
yuǎn
xíng
zhēn
zhòng
shuāng
zhōng
dìng
yǒu
cháng
xiāng

译文

泮池经过雨水的滋润,水位上涨,新水满盈,江南的鳜鱼长得有手掌那么大。鳜鱼在沙边的细荇间时而吞食,时而吐出,水底的云影缓缓移动,仿佛在相互往来。鳜鱼的种类繁多,难以分辨,短的像针一样,细如丝线。鳜鱼经过三年的生长,鳞甲已经长成,然而我却只能在万里之外,徒然叹息只能从画图中见到它们。在蓟北为官之后又到巴西任职,这幅画没有改变,而自己的鬓发已成银丝。我远远地羡慕那些在仕途上能够飞黄腾达的人,却长久地记着鳜鱼在春风中生长的时光。宦途就像浮萍在水上漂泊,行迹纷乱难以寻觅,再次见到这幅画,我不禁连连叹息。你远行在外要多多保重,我托你捎去这幅画,这画里一定饱含着我长久的思念。

逐句剖析

"泮池雨过新水长":泮池经过雨水的滋润,水位上涨,新水满盈,

"江南鳜鱼大如掌":江南的鳜鱼长得有手掌那么大。

"沙边细荇时吐吞":鳜鱼在沙边的细荇间时而吞食,时而吐出,

# 荇:即荞菜,一种水生植物,俗名著菜。

"水底行云递来往":水底的云影缓缓移动,仿佛在相互往来。

"其间种类多莫辨":鳜鱼的种类繁多,难以分辨,

"短者如针细如线":短的像针一样,细如丝线。

"三年养得鳞甲成":鳜鱼经过三年的生长,鳞甲已经长成,

"万里空嗟画图见":然而我却只能在万里之外,徒然叹息只能从画图中见到它们。

"一官蓟北复巴西":在蓟北为官之后又到巴西任职,

"丹青不改鬓成丝":这幅画没有改变,而自己的鬓发已成银丝。

"遥怜天路飞腾地":我远远地羡慕那些在仕途上能够飞黄腾达的人,

# 天路:一名天道。

"长记春风长养时":却长久地记着鳜鱼在春风中生长的时光。

"宦途萍水纷无迹":宦途就像浮萍在水上漂泊,行迹纷乱难以寻觅,

"再见此图三叹息":再次见到这幅画,我不禁连连叹息。

"远行珍重寄双鱼":你远行在外要多多保重,我托你捎去这幅画,

"鱼中定有长相忆":这画里一定饱含着我长久的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鳜鱼图为掌教谢先生作》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围绕一幅鳜鱼图展开,诗中“泮池雨过新水长”“沙边细荇时吐吞”等生动的描写,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雨后泮池水位升高,沙岸边的细荇随着水流摆动,鳜鱼在其间时而吞吐食物。“三年养得鳞甲成”“丹青不改鬓成丝”这些语句,刻画了时光的悄然流逝,让人不禁感慨岁月的变迁。结尾部分“宦途萍水纷无迹,再见此图三叹息”,抒发了诗人在宦海沉浮中的复杂感慨。“远行珍重寄双鱼”一句,借用传统文学中书信往来的意象,表达了对谢先生的关怀与祝福,希望彼此即便相隔远行,也能通过书信保持情谊。整首诗借鳜鱼图,融合自然景象、时光感悟与宦海感慨,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代文学家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祖籍茶陵(今属湖南)。居朝五十年,入阁十五年。以馆阁大臣领袖文坛,“天下翕然宗之”,形成以他为首的茶陵派,开“前七子”倡导复古之先河。其诗“出入宋元,溯流唐代”。他为文典雅流丽,试图以复古来扭转台阁体的流弊,主编《大明会典》《历代通鉴纂要》《宪宗实录》《孝宗实录》等。著有《怀麓堂集》《怀麓堂续稿》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题画诗。这首诗表达了对鳜鱼的喜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宦途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 分段赏析

“泮池雨过新水长,江南鳜鱼大如掌”,描绘了画中泮池雨后的景象,新水上涨,为鳜鱼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大如掌”形象地写出了鳜鱼的肥大,开篇就展现出画中鳜鱼生机勃勃的画面,为下文对鳜鱼的进一步描写做了铺垫。“沙边细荇时吐吞,水底行云递来往”,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鳜鱼在沙边细荇间和水底云影间的活动。“时吐吞”将鳜鱼吃细荇的动态描绘得十分鲜活,“递来往”把水底云影的移动赋予了动态感,仿佛鳜鱼与云影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体现了诗人观察的细致。“其间种类多莫辨,短者如针细如线”,进一步描写画中鳜鱼的种类,“多莫辨”突出了鳜鱼种类的繁杂,“短者如针细如线”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短小鳜鱼的形态,让读者对画中鳜鱼的多样性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三年养得鳞甲成,万里空嗟画图见”,由画中鳜鱼联想到现实,鳜鱼经过三年生长鳞甲已长成,而诗人却只能在万里之外通过画图来欣赏它们,“空嗟”一词表达了诗人的遗憾和无奈,感慨自己无法亲眼见到真实的鳜鱼,为下文情感的抒发埋下伏笔。“一官蓟北后巴西,丹青不改鬓成丝”,诗人回顾自己的宦途经历,从蓟北到巴西,职位不断变动,而画中的鳜鱼依旧,自己的两鬓却已斑白。“丹青不改”与“鬓成丝”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沧桑的感慨。“遥怜天路飞腾地,长记春风长养时”,诗人羡慕那些在仕途上能够飞黄腾达的人,“遥怜”体现出这种羡慕之情,而“长记春风长养时”则将思绪拉回到鳜鱼在春风中生长的美好时光,暗示自己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处境的感慨,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宦途萍水纷无迹,再见此图三叹息”,将宦途比作浮萍在水上漂泊,行迹纷乱难以寻觅,形象地描绘出宦途的漂泊不定。“再见此图三叹息”则直接抒发了诗人见到此画时的感慨和无奈,多次叹息体现出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对时光、对宦途的无奈尽在其中。“远行珍重寄双鱼,鱼中定有长相忆”,诗人嘱托对方远行时要珍重,托对方捎去这幅画(以双鱼代指),“鱼中定有长相忆”表明这幅画里饱含着自己长久的思念,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也再次强调了这幅画对自己的重要意义,深化了诗歌的情感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虞堪《春兴》

下一篇:明·皇甫涍《钟吾驿晚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