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òu
wèi
chí
shàng
róng

朝代:明作者:徐贲浏览量:3
chí
shàng
xīn
qíng
ǒu
guò
róng
zhào
hán
xiāng
kàn
yàn
qiū
qíng
ruò
zài
chūn
fēng
yuàn
gèng
duō

译文

雨后初晴,我偶然独自经过池塘,芙蓉在寒波中独自绽放,显得格外寂寞。我看着芙蓉,劝慰它不要嫌弃秋天的情意淡薄,如果芙蓉生长在春风中,可能会有更多的哀怨。

逐句剖析

"池上新晴偶独过":雨后初晴,我偶然独自经过池塘,

"芙蓉寂寞照寒波":芙蓉在寒波中独自绽放,显得格外寂寞。

"相看莫厌秋情薄":我看着芙蓉,劝慰它不要嫌弃秋天的情意淡薄,

# 相看:与自己对视的人或物,此指荷花。

"若在春风怨更多":如果芙蓉生长在春风中,可能会有更多的哀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雨后慰池上芙蓉》,为元末明初诗人徐贲所撰七言绝句。诗题便透露,此作意在宽慰荷花。那诗人为何有此举动?原来是雨后初霁,诗人漫步至池塘边,不经意间瞧见,池中唯有荷花孑然绽放,在这初秋之际显得格外孤寂。诗人不禁揣度,荷花或许会因独自在这清冷时节开放而心生怨念。于是,他仿佛与荷花轻声交谈,劝慰道:倘若将你置于春天,与群芳一同争艳,恐怕那时你的愁绪会更深呢。此般劝慰,蕴含着深刻的逻辑。春天百花争妍,荷花即便美丽高洁,在那繁花似锦的氛围中,也难脱颖而出,独揽风光。况且,以荷花的艳丽与高雅,说不定还会招来诸多花儿的妒忌。这首诗借慰荷之语,巧妙地将人生哲理融入其中,以花喻人,提醒人们要正视自身所处的环境与时机,不盲目艳羡他人。其独特的视角与深邃的哲思,为读者带来别样的思考与启示,值得反复品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徐贲(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池上新晴偶独过”,点明了时间是雨后初晴,诗人独自经过池塘。“新晴”描绘出雨后清新的氛围,“偶独过”则强调了诗人的孤独状态,为下文对芙蓉的描写和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次句“芙蓉寂寞照寒波”,描写了芙蓉在寒波中独自绽放的景象。“寂寞”一词赋予芙蓉以人的情感,生动地表现出芙蓉在清冷环境中的孤独。“照寒波”则进一步描绘出芙蓉在寒波中的姿态,给人一种清冷、孤寂的感觉。第三句“相看莫厌秋情薄”,诗人由眼前的芙蓉联想到自己,劝慰芙蓉不要嫌弃秋天的情意淡薄。“相看”表明诗人与芙蓉之间的互动,“莫厌”则体现了诗人对芙蓉的关怀和慰藉之情。末句“若在春风怨更多”,诗人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认为如果芙蓉生长在春风中,可能会有更多的哀怨。“春风”象征着温暖、美好的环境,但诗人却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芙蓉可能会有更多的烦恼和哀怨。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境遇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王问《吴姬》

下一篇:明·唐寅《茅屋风清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