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ng
nán
sòng
chūn

朝代:明作者:唐寅浏览量:3
lián
lóng
sòng
chūn
juàn
yóu
duì
chóu
rén
fān
yīng
sǔn
jiāng
nán
jié
jiǔ
shí
guāng
yīn
jìng
chén
qín
xīn
zhēng
zhú
jiǔ
huò
xiāng
zhuàn
sòng
huā
shén
dōng
jūn
lèi
jiē
xíng
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yòu
xún

译文

细雨透过帘栊,又一次送别春天,倦于游历的身躯,面对这景象,更似忧愁的人。江南樱桃、竹笋上市的时节又到了,九十天的春光,如同镜子里的尘埃转瞬即逝。夜晚,我与对琴的情思共对蜜烛,饮酒伴着香篆的烟气,送别花神。春神和我类似,都是漂泊的行客,如萍水般相逢,又过了一轮春天。

逐句剖析

"细雨帘栊复送春":细雨透过帘栊,又一次送别春天,

"倦游肌骨对愁人":倦于游历的身躯,面对这景象,更似忧愁的人。

"一番樱笋江南节":江南樱桃、竹笋上市的时节又到了,

"九十光阴镜里尘":九十天的春光,如同镜子里的尘埃转瞬即逝。

"夜与琴心争蜜烛":夜晚,我与对琴的情思共对蜜烛,

"酒和香篆送花神":饮酒伴着香篆的烟气,送别花神。

"东君类我皆行客":春神和我类似,都是漂泊的行客,

"萍水相逢又一巡":如萍水般相逢,又过了一轮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江南送春》是明代诗人唐寅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首联描绘细雨透过帘栊再次送别春天,倦游的身躯面对这景象更添愁绪;颔联写江南樱桃竹笋上市的时节,九十日的春光如镜中尘埃般逝去;颈联刻画夜晚与琴心共对蜜烛,饮酒伴着香篆送别花神的情景;尾联感慨春神与自己都是行客,如萍水相逢又过了一轮。全诗以蕴藉自然的笔触,借送春场景,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江南四才子”之一

唐寅(1470~1523),明代画家。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年)中乡试解元。次年会试,因牵涉程敏政科场舞弊案而未被录取。后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唐寅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江南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其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笔墨秀润峭利,景物清隽生动,融汇南北画风;兼善书法,取法赵孟頫,奇峭俊秀。工诗文,文以六朝为宗;诗初多秾丽,中尚平易,晚则纵放不拘成格。代表作品有画作《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风木图》等。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细雨帘栊复送春,倦游肌骨对愁人”两句是描写送春的情景与内心感受。“细雨帘栊复送春”描绘细雨透过帘栊,再次送别春天的画面,“复”字体现出春天年年离去的无奈;“倦游肌骨对愁人”写出倦于游历的身躯面对这送春景象,更觉愁绪满怀,“倦游”“愁人”直接抒发内心的怅惘,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一番樱笋江南节,九十光阴镜里尘”两句是对江南春景与时光的感慨。“一番樱笋江南节”点出江南樱桃、竹笋上市的春日时节,展现江南春景的特色;“九十光阴镜里尘”将九十日的春光比作镜中的尘埃,“镜里尘”生动形象地写出春光的易逝,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颈联“夜与琴心争蜜烛,酒和香篆送花神”两句是描写夜晚送别花神的场景。“夜与琴心争蜜烛”中,“琴心”指对音乐的情思,与蜜烛相伴,营造出夜晚静谧的氛围;“酒和香篆送花神”写饮酒伴着香篆的烟气送别花神,“送花神”点明送春的主题,通过具体的动作展现对春天的不舍。​尾联“东君类我皆行客,萍水相逢又一巡”两句是诗人由送春引发的感慨。“东君类我皆行客”中“东君”指春神,将春神与自己比作行客,点明人生如旅、聚散匆匆的道理;“萍水相逢又一巡”以萍水相逢比喻与春天的相遇,“又一巡”写出时光循环往复,春天又将离去,进一步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朱瞻基《潇湘八景画·洞庭秋月》

下一篇:明·王微《探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