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óu
biān

朝代:唐作者:栖蟾浏览量:1
biān
yún
nóng
xiù
cóng
wàn
jiǔ
yuè
shēn
西
běi
fēng
tōu
yíng
tiān
zhèng
hēi
zhàn
xuě
duō
hóng
zuó
dōng
guī
mèng
táo
huā
nuǎn
zhōng

译文

边塞的云层向四周弥漫,浓重低沉,饥饿的战马嗅着枯萎的草丛。身处万里之外,时当八九月,整个人被西北风吹袭。趁天色漆黑偷袭敌营,战场上的雪地被鲜血染红。昨夜梦见向东回归故乡,置身于桃花盛开的温暖景色中。

逐句剖析

"边云四顾浓":边塞的云层向四周弥漫,浓重低沉,

"饥马嗅枯丛":饥饿的战马嗅着枯萎的草丛。

"万里八九月":身处万里之外,时当八九月,

"一身西北风":整个人被西北风吹袭。

"偷营天正黑":趁天色漆黑偷袭敌营,

"战地雪多红":战场上的雪地被鲜血染红。

"昨夜东归梦":昨夜梦见向东回归故乡,

"桃花煖色中":置身于桃花盛开的温暖景色中。

# 煖:一作暖。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游边》是唐代诗僧栖蟾创作的五言律诗,通过边塞景象的刻画,抒发了征人思乡的悲慨。首联以“边云浓”渲染边塞的压抑氛围,“饥马嗅枯丛”则借战马的饥饿状态,暗示边塞环境的荒芜。颔联点明时间与气候:身处万里之外的边塞,八九月已寒风凛冽,“一身”凸显征人孤立无援的处境。颈联转向战争场景:黑夜中突袭敌营,战场上白雪被鲜血染红,以鲜明的色彩对比,直陈战争的残酷。尾联笔锋陡转,写昨夜梦中回到东方故乡,见到桃花盛开的温暖景象,以梦境的温馨与现实的苦寒形成强烈反差。全诗层层递进地展现了边塞的荒寒与战争的惨烈,最后以思乡之梦收束,将征人的孤独、悲慨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熔于一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朝诗僧

栖蟾,[唐](约公元八九六年前后在世)俗姓、里居、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居屏风岩。与沈彬为诗友。栖蟾所作诗,今存十二首。(见《全唐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边云四顾浓,饥马嗅枯丛”,通过描写边塞浓云密布的阴沉景象,以及饥饿的战马嗅着枯丛的细节,勾勒出边塞环境的荒凉与恶劣,奠定了全诗萧瑟的基调。颔联“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写自己身处万里之外的边塞,八九月的时节,只能独自承受着凛冽的西北风,突出了戍边生活的孤寂与艰辛。颈联“偷营天正黑,战地雪多红”,描绘了战争的紧张与残酷。在漆黑的夜晚,军队进行偷营行动,战场上白雪被鲜血染红,短短十个字,将战争的激烈场面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无情。尾联“昨夜东归梦,桃花暖色中”,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写昨夜梦到回到东方的家乡,看到温暖色调中盛开的桃花,用美好的梦境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使诗歌的情感得到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前六句形容边境之状,阴惨极矣。结处换一新鲜妍媚之景,殊出意外。盖前路句句狠作,不如此转笔作一开合,局法便不松动;又要知写梦中景色之佳,所以反击目前景色之惨,局法虽松,关目实紧。

清黄生《唐诗摘钞》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姚合《杏溪十首·杏水》

下一篇:唐·赵嘏《春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