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ào
wān

朝代:明作者:吴鼎芳浏览量:3
jiā
zhù
wān
zhōng
chū
wān
cháng
zuò
guān
xīn
dàn
bái
yún
qián
shān
yōu
yōu
lái
sāo
shǒu
duì
xié
yáng
lún
gān
竿
jiǔ

译文

我世代居住在这方弯曲的港湾,从未离开过这湾浅水之地。整日静坐在青石矶上垂钓,心神专注却似流水般没有止息。山前的云霭缓缓升腾而起,云朵悠然飘荡,仿佛也融入此地。我抬头望向西沉的落日,心绪难平,钓竿许久未再提起。

逐句剖析

"家住此湾中":我世代居住在这方弯曲的港湾,

"不出此湾里":从未离开过这湾浅水之地。

"长日坐鱼矶":整日静坐在青石矶上垂钓,

"关心澹无已":心神专注却似流水般没有止息。

"白云起前山":山前的云霭缓缓升腾而起,

"悠悠亦来此":云朵悠然飘荡,仿佛也融入此地。

"搔首对斜阳":我抬头望向西沉的落日,心绪难平,

"纶竿久不理":钓竿许久未再提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钓鱼湾》是明代诗人吴鼎芳创作的一首诗,全诗以平实语言描绘了垂钓者栖居山湾的日常:前四句写居所固定、整日静坐鱼矶的淡泊生活,后四句通过白云悠游、斜阳垂钓等意象,展现人与自然相融的闲适心境。诗歌不事雕琢,以白描手法勾勒出避世隐居的恬淡画面,在平淡叙述中传递出对安宁生活的坚守与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吴鼎芳(1582—1636)苏州府吴县洞庭山人,字凝父。为诗萧闲简远,有出尘之致。与乌程范汭有《披襟倡和集》。年四十剃度为僧,名大香,号唵。有《云外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家住此湾中,不出此湾里”直接点明诗人的居住环境与日常活动范围。“家住此湾中”清晰地交代了诗人的家就在钓鱼湾这个地方,给人一种安居一隅的稳定感。“不出此湾里”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生活的简单与单调,他很少离开这个小小的钓鱼湾,似乎对外面的世界并无太多向往。这种表述看似平淡,却为全诗奠定了一种闲适、淡泊的基调,暗示诗人享受着这种与世无争、宁静自在的生活,也为后文描写他在钓鱼湾的种种活动做了铺垫。“长日坐鱼矶,关心澹无已”具体描绘了诗人在钓鱼湾的日常行为。“长日坐鱼矶”刻画了诗人长时间坐在钓鱼矶上的情景,体现出他生活的闲适与悠然,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消磨。“关心澹无已”则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澹无已”表示他的内心平静淡泊,没有过多的烦恼和欲望,对世间之事似乎都看得很淡。这种内心的宁静与外在的闲适相互映衬,生动地展现出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白云起前山,悠悠亦来此”从视觉角度描绘了钓鱼湾周边的自然景色。“白云起前山”描绘了白云从前面的山峦中缓缓升起的画面,给人一种空灵、悠远的感觉,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悠悠亦来此”将白云拟人化,仿佛白云也悠然自得地来到了钓鱼湾,与诗人相伴。白云的“悠悠”与诗人的“澹无已”相互呼应,进一步强化了诗歌宁静、闲适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这种宁静生活的陶醉。“搔首对斜阳,纶竿久不理”将笔触从自然景色转回到诗人自身。“搔首对斜阳”通过“搔首”这一动作,生动地表现出诗人若有所思的神态,他面对着渐渐西沉的斜阳,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纶竿久不理”则点明了诗人长时间没有打理钓鱼竿,这一细节与前文“长日坐鱼矶”形成一种微妙的反差,暗示诗人虽然坐在钓鱼矶上,但心思并不在钓鱼上,而是在享受着这份宁静与时光的流逝。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更深刻地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脱,他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对外界的事物并不十分在意,进一步突出了诗歌的主题,即对宁静、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对尘世的超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朱有燉《元宫词(一百三首)》

下一篇:明·唐顺之《题金山寺与僧惠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