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īng
shī

朝代:清作者:阮元浏览量:3
jiāo
liú
shuǐ
bào
chéng
xié
sàn
zuò
qiān
biàn
wàn
jiā
shēn
chù
zhòng
líng
qiǎn
zhòng
dào
shēn
qiǎn
zhòng
huā

译文

四条河流交错环抱着吴兴城,它们的流向与城墙偏斜,这四条河又分出许多溪水,溪水边居住着许多人家。在水深的地方种上菱角,水浅的地方种植水稻,在那不深不浅的水域里种上荷花。

逐句剖析

"交流四水抱城斜":四条河流交错环抱着吴兴城,它们的流向与城墙偏斜,

# 抱城斜:绕着城斜流。斜,指环城的河流并不是和城墙构成平行直线而是斜斜地流着。,交流四水:即“四水交流”:四条河流交错地流通。交流,交叉沟通。四水,湖州城附近有西苕溪、东苕溪,二水合成霅溪,另有一条东去的运河。

"散作千溪遍万家":这四条河又分出许多溪水,溪水边居住着许多人家。

# 遍:遍及。,千溪:很多条流水。千,与后面的“万”同用以形容数量多,均不是确数。,散作:分散成。

"深处种菱浅种稻":在水深的地方种上菱角,水浅的地方种植水稻,

# 菱:水生草本植物,果实叫菱角,可食。,深处:水深的地方。

"不深不浅种荷花":在那不深不浅的水域里种上荷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吴兴杂诗》乃清代学者阮元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勾勒出吴兴一带河网密布,水流分支延伸至家家户户的景象,既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又为当地农民开展水生植物种植点明了自然基础。后两句生动呈现农民忙于种菱、种稻、种荷花等多样水生生产的热闹场景,同时体现出农民依据湖沼水位差异,合理规划种植品种的科学理念。诗句质朴浅易,既有浑然天成的自然意趣,又蕴含引人深思的理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朝中期官员、经学家、训诂学家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吴兴杂诗》乃清代学者阮元所作,阮元出任浙江巡抚期间,心系百姓与农事,常外出体察民情,故而对当地山川形势颇为熟稔。《吴兴杂诗》便创作于嘉庆二年(1797年)。江南水乡中,位于太湖南岸的吴兴(今浙江湖州),堪称最为秀美的城市之一。苕溪、霅溪、苎溪与吴兴塘等四条河流在此汇聚,其干流又衍生出无数分支,纵横交错于城外乡野。沿岸屋舍鳞次栉比,人口密集。民众凭借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与肥沃土地,积极发展生产、精心美化环境,将家乡打造成富饶的米粮之仓。此诗描绘的正是吴兴这般迷人的田园景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哲理诗。描绘了江南水乡吴兴河网交错、支流遍布千家万户的秀丽风光,呈现出农民种菱种稻种荷花的繁忙农事场景。营造出一种富有生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田园风光的赞美之情。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生动勾勒出吴兴独有的水乡风貌。句中的三个数量词,巧妙构建起密而有序的水系格局。“四水”作为主要干流,“千溪”如同纵横交错的支流,“万家”则暗示着更为细密的水流分支。“交流”“散作”“遍”等动词的运用,宛如引领读者进行一次空中俯瞰,将吴兴水乡的美景尽收眼底。在这如蛛网般密布的水系分割下,江南绿野恰似由诸多色块拼接而成的绚丽锦绣。“抱城斜”描绘出环城干流与城墙间存在一定斜度的自然态势,而这些或大或小的水流皆为活水,赋予江南大地蓬勃生机。后两句“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细腻描绘了水乡独特的农事活动。人们依据水深差异,于深处种菱,浅处植稻,在不深不浅之处栽种莲藕。这首先为读者展现出一派富庶繁荣的景象,也难怪会有“人人都说江南好”以及“苏杭熟,天下足”的民谚流传。此二句在前面描绘的背景之上,增添了更为生动的景致。各种农作物相互交织,构成一幅缤纷繁复的田园图案。这里不说种藕而称种“荷花”,固然有字数与韵脚的考量,但更能让人超脱单纯的经济价值观念,转而从审美视角去欣赏这幅画面。待到夏秋交替之际,绿色的菱叶、金黄的稻浪与嫣红的荷花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田园画卷。从语言韵味来看,这两句别具匠心。上句以“句中排”的形式,突出“深”与“浅”的对比,相反却又相成,给人一种节奏跌宕、婉转妍媚之感。作者意犹未尽,再添“不深不浅”,对上句形成巧妙折中,营造出绝妙的平衡之美。在“深”“浅”二字的使用上,前分后总,进一步增添了诗歌的韵律美感,使整首诗读起来韵味悠长,愈品愈妙。

3. 作品点评

诗句质朴浅白,洋溢着纯真自然的意趣,犹如清水芙蓉般清新动人。同时,其中还蕴含着耐人寻味的理趣,引人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乐钧《世无良猫》

下一篇: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七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