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ān
lóu
yòng
hán
shī
yùn

朝代:清作者:乾隆浏览量:3
chūn
yún
pàn
xuán
méng
méng
bǎi
qǐng
nán
zhào
tōng
huí
wàng
hái
liǔ
绿
dào
lái
cái
biàn
xiè
méi
hóng
shū
huà
huáng
jìng
zhēn
shì
lóu
tái
yān
zhōng
qiàn
móu
xié
tiě
yuè
míng
shuǐ
jīng
gōng

译文

春天的云彩将要消散却又突然变得迷蒙起来。向南望去,那数百顷的湖水清澈一片,一只船桨划动就能通达。回头望去,那堤岸上的柳树一片翠绿让人有些迷醉,等到来到近前才能够分辨出亭台水榭边梅花的红色。这里的景色和倪瓒、黄公望画作中的意境没有什么不同,真的是处于楼台被烟雨笼罩的情境之中。想要请李牟带着铁笛,在明月之下吹奏乐曲于如同水晶宫一样的地方。

逐句剖析

"春云欲泮旋濛濛":春天的云彩将要消散却又突然变得迷蒙起来。

# 濛濛:一作蒙蒙。,旋:顷刻,不久。,泮:分散、溶解。

"百顷南沏一棹通":向南望去,那数百顷的湖水清澈一片,一只船桨划动就能通达。

# 棹:此处为船的代称。

"回望还迷堤柳绿":回头望去,那堤岸上的柳树一片翠绿让人有些迷醉,

"到来才辨榭梅红":等到来到近前才能够分辨出亭台水榭边梅花的红色。

# 榭梅:亭榭旁的梅花。

"不殊图画倪黄境":这里的景色和倪瓒、黄公望画作中的意境没有什么不同,

# 倪黄:指元代著名画家倪瓒、黄公望。

"真是楼台烟雨中":真的是处于楼台被烟雨笼罩的情境之中。

"欲倩李牟携铁笛":想要请李牟带着铁笛,

# 李牟:唐玄宗时著名笛手。,倩:请

"月明度曲水晶宫":在明月之下吹奏乐曲于如同水晶宫一样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烟雨楼用韩子祁诗韵》是清代乾隆帝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首联以“春云欲泮旋濛濛”描绘出春日云霞将散未散时那氤氲的景象,营造出朦胧之态,同时点明地点与氛围,接着“百顷南沏一棹通”展现出一片开阔的水域及水上行舟的通达之景。颔联“回望还迷堤柳绿,到来才辨榭梅红”,回望时被堤岸翠柳的绿意所迷惑,走近方能分辨出亭台水榭边梅花的嫣红,细腻地刻画了不同角度下景色的特点。颈联“不殊图画倪黄境,真是楼台烟雨中”,将眼前所见的烟雨楼景色比作倪瓒、黄公望画作中的意境,且强调身处真实的楼台烟雨之间,凸显景色的美妙如画。尾联“欲倩李牟携铁笛,月明度曲水晶宫”,诗人想要请李牟带着铁笛,在明月下于如水晶宫般的美景中吹奏乐曲,进一步渲染出此地如梦如幻的氛围。全诗格律严谨,用词考究,通过对烟雨楼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和独特想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且充满意境的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朝第六位皇帝

乾隆(1711~1799),全名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为其年号,寓意天道昌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满族,雍正帝胤禛第四子,庙号高宗。执政期间励精图治、开拓疆宇,开博学鸿词科,主持编修《四库全书》。他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称“十全老人”。其诗歌内容包罗甚广,古诗大气,律诗工整,绝句清灵。写诗多有率性而吟或不饰雕琢之处,但不少诗作也颇为讲究,尤其绝句颇有妙趣。他在作诗上,情钟老杜,步法韩愈,追摹东坡。作品有《如意湖》《苏堤春晓》《过蒙古诸部落》《萨尔浒》《辽阳怀古》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春云欲泮旋濛濛”一句是对烟雨楼周边春日云景的细腻描绘。“欲泮”生动地表现出春云即将消散的状态,仿佛能看到云朵正慢慢化开,给人一种动态的变化感。“旋濛濛”则紧接着描绘出云朵刚刚开始消散,却又立刻变得迷蒙起来的样子,生动地展现出春云变幻莫测的特点。此句通过对春云的细致刻画,营造出一种朦胧、清幽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空灵、雅致的基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烟雨楼前,感受到春日里那轻柔而变幻的云雾之美。“百顷南沏一棹通”一句描绘了烟雨楼周边的水域风光。“百顷”极言水域面积之广阔,展现出一种宏大的气势。“南沏”点明了水域的位置和清澈的特点,给人一种清新、明净之感。“一棹通”则生动地描绘出一只小船在水面上轻快划行的情景,暗示着这片水域的通畅和宜人。此句通过对水域的描写,不仅展现出烟雨楼周边自然环境的优美,也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闲适、自在的氛围。“回望还迷堤柳绿”一句描写了诗人回望烟雨楼周边堤岸时所见之景。“回望”点明了诗人的视角和动作,使读者仿佛能看到诗人站在烟雨楼上回首眺望的情景。“还迷堤柳绿”则生动地表现出诗人被堤岸上翠绿的柳树所迷惑的感受,“迷”字不仅写出了柳树颜色的鲜嫩、浓郁,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更体现出诗人对眼前美景的陶醉和沉醉其中的状态。此句通过对堤柳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烟雨楼周边环境的优美和宁静,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到来才辨榭梅红”一句则聚焦于诗人走近烟雨楼时所见的景象。“到来”与上句的“回望”形成对比,表现出诗人视角的转换和行动的变化。“才辨榭梅红”生动地描绘出诗人走近后,才分辨出亭台水榭边梅花的红色,“才辨”二字强调了梅花颜色的鲜艳夺目,与前句中堤柳的翠绿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丰富。此句通过对榭梅的描写,进一步展现出烟雨楼周边景色的多样性和层次感,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细节之美的敏锐观察和欣赏。“不殊图画倪黄境”一句将眼前的景色与艺术作品相联系。“不殊”表示没有差别,“图画”指绘画作品,“倪黄”指元代画家倪瓒和黄公望,他们的画作以意境深远、笔墨淡雅著称。此句将烟雨楼的景色比作倪瓒、黄公望画作中的意境,强调眼前景色的美妙和独特,仿佛是一幅天然的画卷。通过这种比喻,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烟雨楼景色的高度赞美,也体现出他对艺术的欣赏和追求,使读者感受到一种高雅的艺术氛围。“真是楼台烟雨中”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烟雨楼所处的环境氛围。“真是”二字加强了肯定的语气,表达出诗人对眼前所见景象的真实感受和由衷赞叹。“楼台烟雨中”描绘出烟雨楼在烟雨笼罩下的朦胧、神秘之美,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此句通过对烟雨楼整体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烟雨楼的独特魅力和诗意氛围。“欲倩李牟携铁笛”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浪漫想象和情感寄托。“欲倩”表示想要请,“李牟”是宋代善吹铁笛之人,“携铁笛”则描绘出李牟手持铁笛的形象。此句诗人想象自己邀请李牟来到烟雨楼,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吹奏铁笛,为眼前的美景增添一份音乐的美感和浪漫的氛围。通过这种想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同时也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艺术魅力。“月明度曲水晶宫”一句进一步拓展了诗歌的意境。“月明”点明了时间和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度曲”指吹奏乐曲,“水晶宫”则是一种奇幻、美妙的想象,将烟雨楼周围的环境比作水晶宫,给人一种华丽、神秘的感觉。此句描绘出在明月高悬的夜晚,李牟在水晶宫般的美景中吹奏乐曲的情景,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空灵,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和艺术享受。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袁枚《绝命词》

下一篇:清·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

猜你喜欢